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云门天成:易武之巅——薄荷塘的源起
2020年02月01日

云门天成:易武之巅——薄荷塘的源起

 从2005年进入普洱茶这个行业开始,就喜欢跑茶山,尤其是古茶山。这些年跑遍了云南大大小小的茶山,喜欢茶山的自然风光,也钟爱当地的人文历史。跑茶山的乐趣既是发现更多的好茶园,也在于陶醉山川之美。
2009年春天,有次在易武一户瑶族人家作客。有一瑶族老人说:“易武有个茶山你就没去过,薄荷塘没听过吧!”是的,在易武这些年,却是没听说过薄荷塘,翻遍各种古籍,终于找到有关薄荷塘的记载,传说是茶马古道分支的小驿站,塘边有很多薄荷生长,路人取之消炎、驱蚊。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即使知道名字,但在2009年春秋两季,也缘悭一面,两次寻访都无功而返。
穿过刀刻斧斫的隐蔽山路,终于找到神秘的薄荷塘。有位老人家得知我寻找薄荷塘的经历,便意味深长地说,要知道山里的事,只能问山里的人。
深山里有瑶族刮风寨,可以去问问看。2010年春便前往附近最大的瑶族村寨——刮风寨。从刮风寨出发,经白沙河找到茶王树,索性就在茶王树住下。和瑶族茶农同吃同住,喝山里的水,吃野菜旱谷,在茶王树周边遍寻无果。景色虽美,但没找到薄荷塘的遗憾在心里烙下了印。
春去秋来,2010年秋,对于薄荷塘的执着愈发不能按捺,终于再次出发易武。这次从丁家寨出发,一路沿着几乎被植物覆盖的崎岖山路,经过老杨家寨,在一棵大树旁向上攀爬了大概七八公里,终于到了一片将近干枯的山塘。
几近干枯的山塘和心中想像的薄荷塘相去甚远,更无一株茶树的影踪。眼前这片毫无生机的山塘就是心心念念的薄荷塘?一片干塘,亦不见瑶族老人口中的茶树。将近两年的艰辛波折,会以这个笑话告终吗?
挫败却又不甘心,想起一年前瑶族老人提起薄荷塘时眼中的光,心里一震又向着薄荷塘四周探去,终于,在离枯塘一两小时山路外发现一片古茶园,踏破铁鞋啊,寻寻觅觅的东西终于在眼前出现了。
眼前一大片古茶树已经年久失修,茶林混杂,没有了人为干扰,茶树肆意生长,其中矮的有七八米,高的可达十几米……但原来当时这片茶园的茶叶并没有茶园里野生的草果出名,这里叫草果地。
初制后品尝,惊喜感动交杂。它入口细腻,茶气野性,细品之下还有丝丝薄荷的幽香,口感内敛生津而独树一格,是极其独特的生普。当时寻思着,这茶有薄荷的凉感,又靠近薄荷塘,就叫这片茶地“薄荷塘”吧!没想到这么一改,这名字日后就传扬开来,成了易武最有名最难求的茶。
上到山顶俯瞰山势终于明白薄荷塘的位置所在。山上的水牛见到有人会过来跟人蹭盐巴吃。
薄荷塘后山与西双版纳第二高峰黑水梁子隔山相望,只是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以寻觅。
几乎在喝下第一口薄荷塘的瞬间,就决定了一定要把这么独特的茶推广出去。很快的,便跟开垦管理薄荷塘的几户茶农表明了合作意愿,本着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原则,在2010年秋,我们便以高于茶王树、弯弓头春古树茶市场价最少10%的收购价签订了2011年——2013年间三年的合作协议,收购薄荷塘全部茶叶。
签订合约之后的多场庆功宴,大家都喝高了。茶主之一的二哥有次在象明岔路口直接把摩托翻到路边一个小水沟里。那时的情景现在不时回想起,都想调侃二哥,当时怎么把你从山沟里扛出来的,你还有印象吗?
从此之后我们便开始了对薄荷塘古树茶的全面经营,从山上采摘下茶叶带到山下的高山寨制茶。经过一年的探索,为了做出更原汁原味的薄荷塘易武茶,一个“树上采茶,树下炒茶”的制茶计划渐渐明朗。
薄荷塘枯水塘边一棵普通树木上刻标识
2012年春,春茶开工前两个月,便开启了春茶初制的筹备工作。这是我和薄荷塘几户茶农准备在山上搭灶炒茶运输铁锅、簸箕、亮瓦等物料的车队。右边是峭壁,左边是几十米深的山沟,山路险峻,一不留神货物擦着峭壁,就会被带下山沟。
进出薄荷塘的隐蔽山路,几乎无迹可寻
险要的路段上路面非常窄,右边是山体,左边是大山沟,很容易被右边的植物蹭挂而失去平衡往左边山沟摔。
车队在老杨家寨岔路口的大树旁停下,剩下的七八公里山路只能靠人工背上山。山路陡峭,海拔也随着环山路逐渐升高,最高处至一千七百米,行进路上氧气渐渐稀少,负重爬山也愈发困难。
徒步上山路段,这种大铁锅真是要命的负担,当时我就背了一个上去。
老大(薄荷塘家族里的大姐夫)上山前还开玩笑说,天文,你怎么也得背个锅才能显示做茶人的诚心不是?老大,还记得当时我的狼狈吗?那段山路,即使老山民也得走上三个小时,负重上山的我应该也不算太丢脸了吧?
背着2个铁锅、20个簸箕以及10多平方米的亮瓦(一种防雨的透明塑料瓦片)我们向着山上茶园进发。上到茶园,面对几乎一片荒芜的茶园,山路的艰辛便也算不上什么了。
薄荷塘的茶农集体出动建设山上炒茶基地
茶园里搭灶台时,得先把山地锄平整,量尺寸,和黄泥,搬石块,涂一层黄泥垒一圈石块,晾干后再涂一层黄泥填满缝隙,硬生生用3天时间搭了两个黄泥灶台。
和黄泥,平整土地,量尺寸,抹一层黄泥巴垒一层石块,晾干后反复操作,三天时间搭了两个灶台。
簸箕不够用便在茶园里砍竹子、破篾、编框、编簸箕。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才编了十多个簸箕。看着最后的成品,大伙开玩笑,搞个副业应该没问题了。
费尽所有心思,2012年春第一批最鲜的薄荷塘在塘边开炒了。
山上的条件非常简陋,常有“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豪气。
山上医疗条件落后,有次二哥的脚掌受伤了也只能用火药消毒。
薄荷塘很快受到茶人的追捧,顺应市场需求,2012年和2013年在合理管理下的茶园产量日益增加,茶叶品质也有明显提升。但山上炒茶却面临新的问题。
爬七八米茶树采摘,两人一天才采一株
由于山上坡度大,原始森林茂密,遮挡了大部分阳光,有限的空地和阳光无法满足产量日益增加的毛茶的干燥工序。
在薄荷塘茶园炒茶
2012年春,云门天成在薄荷塘山上炒了第一批茶叶。
初制后直接在山上晾晒
另一方面,炒茶需要大量干柴,为了收集干柴,要绕着茶园走出几小时的山路去。但又不能砍伐树木作为柴火备用,破坏原始森林。为了保护环境且减低损耗,最后决定放弃在茶园里初制毛茶。
2010年秋初制的薄荷塘,包装上“自制”两个字,由我亲自采摘和炒制,极具纪念意义。
自然孕育了茶树,茶人对生态环境自然更多出一份尊重。2013年秋后,炒茶基地搬回山下,只保留一小部分在山上初制。一行人又扛又挑又抬地把辛苦搬上山的工具原路搬下山。心里虽有些许遗憾,却也深觉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