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最好不喝,若非要喝也要劝君少喝为宜。自这个产品问世以来,时有朋友问我,能不能喝?我答曰:喝不得。
我的意思是,做小青柑的普洱茶熟茶,其原料难以把控,很多工厂用的不过是二三十元一公斤的普洱熟茶毛料,原料粗糙,再加上小青柑的种植农药化肥含量过盛等诸多因素,很难产出达到饮用标准的小青柑普洱茶。
首先,何为小青柑?
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柑皮根据采收期分为柑青皮、微红皮和大红皮。其中,小青柑是指果皮未着色时的青皮的柑果,配以云南普洱茶熟茶制成的小柑皮普洱茶。”
“小青柑是喝不得的”。此话一出,恐会断人财路,会得罪很多人。这是罪过,阿弥陀佛!然为道理,劝我身边的朋友尽量不要喝小青柑。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茶好坏与否,衡量的起码是人心。至于做小青柑的行业,如若无法度化,就随他们去往。我始终相信,不好的事物终究只会是昙花一现。小青柑如今风靡市场,竞争极其激烈,但我坚信这只是它短暂的春天罢了。
茶是有灵性的,所以可以引以为万病之药。从一片干净的树叶,定格为一杯纯净清澈的茶,看似极俭,其实不易。做这个行业的人难,喝茶的人也难。做的人用良心做,才能换取喝茶人的倾心。茶是有品性的,可解你我世俗之毒。玄妙些讲,茶是常识,然而很多人爱喝茶,却不懂得喝干净茶的重要性,更不必谈茶论道了。
有读者朋友追评:“小青柑,算茶吗?对我而言,简直是邪道!我对所有做小青柑的茶商都是低看一眼的,这不是认知问题,这是人品问题!”
小青柑目前没有国家标准,现行标准的话语权全在企业自己手中,产品质量的高低与生产厂家的良心和良知狐唱枭和。一枚尚未成熟的柑子,寒气甚重,味道刺鼻,开盖取肉,掏空柑子,填茶充壳,吸取香气,化成一个小圆壳子上市,未免有些轻率。再者,即便生产工艺再精良,生柑植入干碎茶,茶会吸青柑水分,构成二次发酵,茶在小小的柑壳里,真容易出现不良的问题。
《本草纲目》载:“青橘皮,其色青气烈,味苦而辛,治之以醋,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酸泄之,以苦降之也。陈皮浮而升,入脾肺气分,青皮沉而降,入肝胆气分,一体二用,物理自然也。《现代实用中药》也记载道:“治胃痛,吐逆,解热,消痰水。”《本草通玄》:“橘之小者为青皮,功用悉同,但性较猛耳。疟脉自弦,肝风之祟,青皮入肝散邪,入脾涤痰,故疟家必需之品。”
可见,青皮,是药而非茶。青皮裹茶制成的产品非药非茶,乃“药茶”,不伦不类,有失药用与茶道。人喝茶,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味觉与精神的交融体验,一种充满神性和禅意的生活方式,而人吃药,是治病之需。是药三分毒,干净的茶却无毒无害,混为“药茶”必有其弊。
青皮如此,怎可入茶饮用,细细想来,小青柑热行于市实为一则天大的笑话。
另有朋友问我对陈皮普洱的看法。
做小青柑普洱茶的柑,学名茶枝柑,又称新会柑。做新会陈皮也是用这个柑的皮。小青柑是指每年7-8月末成熟的小青柑果。做新会陈皮则是每年10-12月成熟的新会柑果的皮晒干。新会柑的肉十月后就可以吃了,汁少,但不太甜。
陈皮普洱源起宋代,盛于明朝,是广东新会的地方特产,广东很多老一辈人喜欢,陈皮入药入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久远,据实存在。新会陈皮几十年来不温不火,确有药效,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但陈皮有历史,有出处,有传承,有陈皮茶、柚子茶等好喝的产品为证,确是很好的东西。
小青柑这个概念与新会陈皮无关,乍一看与陈皮普洱貌似,根本却截然不同,新会过去从来就没有什么小青柑,小青柑的概念和制法都是由普洱茶背后的厂家凭空造作出来的。
可以想象,普洱茶熟茶窝在一个青皮的躯壳中,无以舒展,水温过度,降温失衡,茶味闷苦,膻味浓涩,既无茶味,亦非柑滋,更不是陈皮之味。小青柑普洱茶冲泡时不能爽茶,醒茶,洗茶......全无茶的基本特质,大可不以茶视之。
(瞿逢先生对本文亦有贡献)
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石一龙”(susongyilong)
购买小青柑普洱茶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