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熟悉的忙碌感再次回来了。每到一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是做茶人最充实、最快乐的时候。四处奔袭不停地进山进寨查看新一年里古茶树的生长状况已是常态,忙碌的时候忘记饭点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要知道在云南,多的是祖祖辈辈以茶为生的朴实茶人。
如今很多茶友喜欢品味云南茶,他们大多都认为相对于不少内地茶而言,云南茶似乎有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魅力。茶气足、底蕴厚、口感百转千回、能耐得住细细品味,归根结底还在于其无与伦比的自带的自然野性的魅力。那么,关于云南茶的“野”你又能说清多少呢?
自然环境造就的“野”
如果是不甚了解云南茶的朋友,在提到茶园以及茶叶采摘的时候想必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根植于山腰之间的茶树整整齐齐地绵延,几个背着箩筐的少女仔细穿梭在茶树之间,观察茶树的生长状况,然后小心翼翼地摘去树梢刚生长出的芽叶,颇具温婉祥和之感。
但也许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云南茶无论是茶树生长状况还是采摘情况都是与上述画面截然不同的光景。奔涌的澜沧江两岸山高谷深,河溪纵横,高低落差悬殊,这里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也是茶树生长的地方。古老的茶树生的老高老高,有的要想采摘就必须冒着风险爬上去。
叶“野”味道更“野”
我们都知道云南茶以大叶种为主,而要知道在进化顺序中大叶种比小叶种处于更为原始的位置,也因此保留了更多原始的野性。也正是有这个原因在,云南才被更多人誉为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大叶种茶树叶片柔软、肥大,却不耐寒,这决定了其生长范围只能局限在云南。
大叶种所含多酚类物质、生物碱等成分在所有茶类中都是最高的。也有地理原因,云南茶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悬殊,年降水量充足,有“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气候特征,这样的气候条件促进了滋味物质的积累,故而云南茶的茶味自然不俗。
人文环境孕育的“野”
即便是今天,很多朋友也会下意识地将茶与自在风雅相联系,但假如你来过云南一线的茶山茶寨想必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这里不仅仅是古茶树生长的环境具有野性,这里的人对于茶的态度也与其他地方大不相同。他们对于茶味的追求可谓强劲十足。
喝过云南茶的朋友想必都有感受,茶刚入口往往会皱眉,滋味浓、苦涩重,但香气高扬,甜度持久,一饮难忘。都知道“普洱茶味最酽,京师尤重之”,但当地人的生活与这样的普洱茶相伴,却偏偏还嫌这样的滋味不够强劲,他们的一天往往都要从浓酽至极的一壶茶开始。
都说云南茶茶味野性十足,但这野性也毋庸置疑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哪怕缺一种都不会成就它如今的味道。想必也正是它无法复制的野韵,才让越来越多茶人心向往之,将其化为自身茶旅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站。
来源:洱颂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