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普洱茶?这是一个很陈旧,很常见,很简单而又最难回答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只是历史、文化和地理层面的,背后还交织着诸多商业利益的因素。所以放眼现在的普洱茶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层出不穷的品牌,琳琅满目的产品,虚虚实实的概念。
从各大山头,各家手法,不同年份,到生茶,熟茶、古树、纯料乃至单株……让人陷入越想把茶喝个明白,却又越喝越不明白的窘境。在这种云遮雾缭中,有人开始探寻普洱茶的传统工艺和传统品质,希望能够重塑普洱茶的韵味。
《普洱茶》一书作者,被业内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的邓时海,就是希望普洱茶能回归传统的业界重要人士。他在发表于《普洱》杂志2015年第二期的《普洱茶的省思》一文中,提出了普洱韵的观点。
就“普洱韵”问题,我们曾与邓时海进行过探讨。我们现在说普洱茶有很多危机,邓时海认为这种危机主要不是来自市场。市场炒作、市场囤积都会给普洱茶带来危机,但最主要的的危机还是源自于普洱茶本身的问题。
面对记者一脸的不解,邓时海向我们解释说,为什么现在很多种类的茶已经失去了原来的那种韵,已经很难找到真正有观音韵的铁观音,也很难找到真正含有岩韵的岩茶,就普洱茶来说普洱韵也是越来越淡薄了。
普洱韵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茶树的退化导致原料的退化。
好茶的版块,是会移动的 。
第一个原因,是好茶的版块是会移动的。从历史看,早在周朝时普洱茶就已经是贡茶了,现在凤庆香竹箐有一棵千年老茶树,据说就是周朝时种下来的。
是不是周朝时凤庆的茶很好我们无从推测,但到汉朝时根据记载好茶是在益州(今昆明一带),唐宋时期是银生(今景东一带),明朝时转移到大理苍山一代,清朝时候是普洱,清末民初是易武和六大茶山。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所有号级茶,比如同庆号、宋聘号等都是易武茶,等到民国初年主要是六大茶山。后来的印级茶,红印、蓝印、绿印都是六大茶山的比较好。
本世纪前10年大家认为最好的茶在班章,2008年时是老班章,2010年时最贵的茶就到了冰岛。冰岛在大雪山的南边,昔归在大雪山的北边,昔归茶的品质也很好,2012年起价格也是一路暴涨。
从这样的发展趋势看,普洱茶的版块是在不断移动的,而这种版块的移动影响了普洱茶品质的慢慢退化,普洱茶的韵味也因此慢慢在消退。
第二个原因,
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
古茶树矮化和密植。
第二个原因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古茶树矮化和密植。现在为什么许多产品以古树、大树乃至山头为卖点?因为台地茶就是矮化、密植的代表。
不过邓时海表示说,山头主义的普洱茶能不能成为普洱茶的真正标杆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现在还只能说是彼一时此一时的别致品质。
第三个原因,因为采摘过度。
第三个普洱韵慢慢消退的原因是采摘过度。农作物是需要休耕、轮耕的,过去一季,比如春茶大概只采两拨,一般是在清明前后和谷雨过后共两拨。
现在比较严峻的事实是,古树茶及山头主义盛行导致采摘过度,单是春茶可能采到4~6拨,过度采摘现象比较严重,古茶树、古茶园没有得到好的休养生息,使得茶树退化,进而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邓时海指出,好茶版块的移动、种植的矮化和密植,都会形成普洱茶品质本身的退化。再加上采摘过度使得茶树没有休养的时间,使得普洱韵在慢慢消失。
不过邓时海也表示说,根据他的经验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茶,普洱韵都在慢慢消失的,所以现在做普洱茶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到好的普洱茶原料,也即那些能够赋予好的转化的普洱茶原料。现在茶界有个趋势就是讲山头,山头主义盛行。
邓时海针对这一现象强调说,他看过许多的山头茶,根本就没有普洱的韵味,如果大家都一味地只讲究山头茶的话,将来做茶就没必要到云南了。
比如说台湾的冻顶山,把冻顶的乌龙晒干压成饼,就很有冻顶山的品味特色,但是它没有普洱韵,就不应该是普洱茶。假如我们不讲究普洱韵的话,每个山头做出来的都是那个山头的特色。邓时海较为忧心的是,将来的普洱茶到底要走向那个方向。
“在2005、2006年普洱茶热潮中,市面上经常会看到很多像在福建用乌龙茶晒青压成饼的假的普洱茶,这个是肯定没有普洱韵的。所以我认为普洱韵将是将来决定普洱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假如我们不谈普洱韵的话,就不要谈普洱茶,谈山头茶了。韵味是非常复杂的很多条件形成的一个非常简单而又主观的印象表现,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东西。所以我们希望做普洱茶的人一定要找到这个韵味,不要各说各话,甚至各人走的方向都不一样。”
那普洱韵的标准是什么呢?邓时海认为我们可以从老茶中找到样板。
在老茶中,号级茶中比如宋聘号、同庆号等是按季节拼配的,印级茶中比如红印、蓝印是单一茶青,也就是纯料做的。杂乱拼在一起的,有印级茶中的猛景紧茶,就是不同山头、季节的拼配。
所谓紧茶,就是过去一天做完茶后剩下的各种茶青混在一起,积少成多后才进行加工,所以紧茶是个很复杂的东西。
因此,季节配以号级茶为标准尤其是以宋聘号,单一茶青拼配以20世纪60年代的红印圆茶为标杆,多样茶青拼配以猛景紧茶为标准,壮老茶青熟茶以40年的73厚砖为代表,芽嫩茶青熟茶以30年的白针金莲为代表。这些都是普洱茶的标杆,其本身代表的都是普洱茶的韵味。
邓时海认为现在观音韵已经很难找到了,很多岩茶也都没有了岩韵,无论观音韵也好岩韵也好,很可惜的是都没有东西留下来,唯有普洱茶现在还有许多许多老茶可以喝到,所以现在做茶的人都应该想办法去喝喝老茶,把他们的韵味给记下来。
同时从老茶的叶底中去分析去解密原料拼配的品质因子,从韵味里去体会去寻觅老字号茶庄的传统工艺,通过喝老茶感觉并揣测这些老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邓时海强调说,做茶时只有向着这个方向去做,做精品茶品,这个茶将来才会达到我们所想要的韵味方向。
来源:段兆顺 普洱杂志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