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普洱茶终身成就大师”封号的邹炳良。从1957年进入勐海茶厂,已过一甲子,至今仍在为普洱茶的标准化努力,真、传、质、鉴是他对普洱茶终身贡献的总结。
邹炳良,1939年生,云南省祥云县人。中国普洱茶渥堆方法探索、研究、奠基者。1957年入勐海茶厂,1984年至1997年1月任厂长、总工程师,大益品牌创始人之一,云南省著名茶叶审评专家。
邹炳良做茶至今已近60年,被尊称为“普洱熟茶渥堆技术的创始人”、“普洱熟茶之父”。被授予“中国普洱茶终身成就大师”荣誉称号。
他撰写的《普洱茶工艺》是世界上第一套关于普洱茶生产、加工工艺和操作规程的专业教材,结束了普洱茶没有科学标准鉴定的历史。在茶叶领域众所周知,邹炳良宗亲在普洱茶领域的建树之高,行业内无出其右者。
故事为我于2010年12月接触邹炳良先生,以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产业标准化的框架和从未来看现在的角度与这位普洱茶界的“茶哲”的深度访谈,为普洱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窗口,也为“当代普洱”的标准化,建立了重要的基础。
没有新茶何来老茶?作为一个普洱茶的爱好者,品饮与收藏普洱茶开始于1990年,跟普洱茶接触的时候,所接触的除了号字级,就是50年代到70年代的七子饼茶,和中茶牌圆茶。
在我手中,一饼大口中小黄印,成为我进入喝老茶的入门级茶品。
那是1990年初的事情,当时台湾九壶堂主人詹勋华先生与我分享,让我对普洱老茶爱不释口,而这个被市场称为70年代末的代表性七子饼茶,是勐海茶厂早年7542的代表作之一,也带我踏进普洱茶的世界。
直到2010年的12月,我在昆明蔼若春餐厅第一次见到邹炳良老先生,才让我把“老茶与老茶人”做了直接的连结。
邹炳良老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精神奕奕,和他提到普洱茶就有说不完的老故事,尤其是提到早年的7542,他更激动的说:“普洱茶的标准化,是从7542这片茶开始的。”
75是年的代号,4是原料茶菁的级别,2是勐海茶厂的代号,这个7542配方,是由他制定的。
延续至今的7542已成为普洱茶的“经典款”
7542的包装纸上还有更多讯息,说明了普洱茶历史从号字级到中茶牌圆茶到七子饼的证据,尤其是在茶饼包装上头的“云南七子饼茶”底下多了一行英文(YUNNAN CHI TSE BEENG CHA),及“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也对应了英文(CHINA NATIONAL NATIVE PRODUCE & ANIMAL BY-PRODUCTS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 YUNNAN TEA BRANCH),说明了勐海茶厂为普洱茶启动海外市场和走向国际化的时代意义。
普洱茶经过岁月陈化后更好喝,所以有许多人笑称它是爷爷做给孙子喝的茶,邹炳良老先生在1975年所制定的7542,他从没想到过成了普洱茶历史的主流产品,也更未知道普洱茶从国营体系会解体,也更没料到普洱茶的老茶价比黄金,但是75年的普洱茶产品标准化却扎扎实实成了上述结果的重要支撑,或许我们可以定义一件事情。
从未来看现在,从政策看标准,是邹炳良一生制茶的规范,更是普洱茶现代化的关键推手,邹炳良老先生可以说是普洱茶的一本活字典以及普洱茶标准化的领头羊,他一生为天下人做好茶的理念,堪称为普洱茶界的一代宗师。
许怡先:中国职业资格一级评茶师;普洱茶趋势观察家、收藏研究者,台湾【典藏】艺术杂志创办总编辑,现任中默省斋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出版了《红酒能 普洱茶为什么不能》《跟著老厂长喝茶去》等著作。
来源:许怡先说普洱(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