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弯弓、刮风寨普洱茶谁才是易武森林茶的巅峰?(2)
2020年02月01日

弯弓、刮风寨普洱茶谁才是易武森林茶的巅峰?(2)


细腻极致,是个人极为推崇弯弓片区森林茶的重要原因,它将细腻的水路和雄浑的劲道完美的凝练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既细腻雅致又劲道十足的茶汤质感。如何来形容顶级的刮风寨和弯弓森林茶之间穿透力带来的体验差距呢?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吧,顶级刮风寨的穿透力,身体像被重拳击中,势大力沉,冲击力拉满;而顶级弯弓的穿透力,则更像被利剑洞穿,深刻持久,令人窒息。
| 刮风寨和弯弓,较容易出现不同的地方。先解释一下“较容易出现不同”的点:就是答案不绝对,但大的方向上是不同的。首先是香气。按照目前大家已经基本接受的设定,易武产区有三大香带:蜜香、花香、原野香。但结合个人喝到的易武茶和跑山经验及认知,即便从大的方向上看,有认同的地方,也有不认同的地方。认同的点是:整个易武片区的森林茶主要香型确实以蜜香、花香、原野香为主;不认同的点有:第一,三大香型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划分,大多数易武茶,个人感觉都是以蜜香为底,辅以其它香型的,一山多香的例子,屡见不鲜;第二,个人感觉,易武茶的花香受海拔的影响较明显,海拔越高越容易产生花香,诸如麻黑石门坎、弯弓凤凰窝、薄荷塘、马鞍山等;原野香则与茶园是否为森林茶园和茶园管理是否过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只要茶园的生态环境足够原始,茶园管理适度,都能捕捉到原野香。
基于此,我们再来区别刮风寨和弯弓森林茶的香气。刮风寨的茶以蜜香、原野香为主,部分茶园会出花香,如茶王树、三家寨;而弯弓的森林茶以花香、原野香为主,辅以部分蜜香,比如个人品控的滥田弯弓森林茶,经转化后,汤水里就有较清晰的蜜香(或蜜韵)。
其次是水路。大的方向上,弯弓森林茶水路更细腻。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刮风寨冷水河的水路我认为也不输弯弓的森林茶;又或者,弯弓的马鞍山、哆依树等地的古树茶(非高杆),个人感觉水路又比不过茶王树、茶坪等。但总体上来说,弯弓河流域的茶水路都比刮风寨的茶水细腻。
最后是后期转化带来的惊喜程度。转化带来的惊喜,可以总结为三点:1. 茶叶由新变老,茶叶风格从青涩变得沉稳,茶性从刺激变得温和,这个时间越短越好;易武茶的转化速度应是所有产区里最快的,但凡原料、工艺、仓储都没有问题,基本都能达到;2.随着存期的增加,茶叶整体的转化是正向的;但在单位存期内,体验感相对稳定,没有太大的落差,不太受到品饮时空、冲泡条件的影响。对后半句稍作解释。我是做过试验的,刮风寨和弯弓的森林茶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在新茶时期,刮风寨的茶体验感稳定性明显要高于弯弓茶。比如你在一个月(或半年内)多喝几次刮风寨或弯弓,你就会有明显感受,刮风寨的茶这次与下一次的体验感差距不大;而弯弓则不然,几乎几天(或几个月)就有一个体验感,让人捉摸不透;
3.随着存期的拉长,缺点弱化,山场风味逐渐清晰,体验的丰富程度增加。这一点,可能与新茶的品饮起点有关系。新茶的起点低,通过后期转化,缺点消失,优点愈发明显,体验感更丰富饱满,带来的惊喜感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刮风寨白沙河的新茶,香气、回甘的表现平平,还会出现较清晰的涩感;而随着存期增加,茶汤里会出现较典型的蜜香(蜜韵),滋味变得饱满丰富的同时,涩感也逐渐消失。反之,惊喜感肯定要打折扣的。而弯弓即便是非名微茶园的森林茶,香气、山场风味本身就具备很高的辨识度,搭配细腻的水路和极低的涩感,在新茶时就表现出优异的体验感,后期的转化更偏向于风格的变化。当然,也是有例外的,比如弯弓马鞍山(普桑河)这个小产区。当年的新茶古树汤水的涩感也较明显,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汤水的顺滑度,但当次年涩感退去,体验感变可登顶,也是不能一概而论。
来源:山头古树茶半文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412106_070018016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