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超过30元一公斤的普洱茶品就没有存放的价值?
2020年02月01日

超过30元一公斤的普洱茶品就没有存放的价值?

朋友带来一个茶厂的老板,聊天下来才知道,原来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始做普洱茶,是个老茶人了,赶上了07年爆发的机会,企业也做大了。
老茶人的理念很正,茶叶知识系统,做茶也循规蹈矩,然而,最近两年却是越来越难卖。带来了好几款茶叶,有新茶有陈茶,知道我喜欢喝老茶,多带了些陈茶,我们一起开汤来喝。
云南的老茶之前采用的原料都是基本都是以云抗10号为主体,这是行业之幸,也是今日行业之困。发展云抗10号的目的最初是为了解决红茶的原料,芽头壮,多酚类物质高,条索均匀,做出来的条形就好看,这是一种尽量靠近中小叶茶外形的思路。
我喝了一下,感觉很正常,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差,中规中矩,就是之前配方茶的一个沿袭,相比较而言,由于老茶人熟悉茶性,显然拼配的技术还是要高一点。
但是,入口就可以知道,原料结构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茶品的影响。老茶人话不多,多喝了几泡,老茶人话开始多一点,坚持认为市场超过“超过30元一公斤的茶叶就没有存放的价值”。
老茶人解释,茶叶是做给老百姓喝的,茶叶收购价几十年不变,或者说是几十年涨幅都不大,茶农种茶,厂家生产,赚取的都是劳动力,茶农、厂家都是,这才是合理。现在的山头茶动辄几千块,哪个老百姓消费得起?
这样的思维估计是有代表性的,茶叶就是日常消费品,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开始,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貌似也是这个路径,然而,越发展到后来,普洱茶的发展越不是这个路径。
第一个原因是茶叶不是必需品,可以替代的品种数不胜数,绿茶转发酵茶,普洱取代铁观音,茶类间迭代的故事层出不穷,茶叶仅仅是时代转换而转换的缩影。现代不是古代,不需要把茶叶当预防药来应用。
第二原因是,任何茶类的成功在于它的独特性,云南古树茶就是代表,是全市场茶类独一无二的,绝无仅有的。哪里又道理说自己的优势不发挥,去与绿茶拼产能的道理?现在山头茶走到穷途末路,这是一个行业大面积造假导致的问题,但是,这是另外的问题,是市场的问题,而不是古树茶本身的问题。
再一个原因,假设一个产业都去生产“五菱车”才是合理的?生产劳斯莱斯就是罪恶?
茶叶的需求不同,茶叶的消费力不同,没有谁对谁错啊,只是一个结构和优势的问题吧。所有人的成功,所有企业的成功,无不是踩对了趋势,哪里有人抛弃社会潮流而成功的道理。
老茶人的思维停留在自己成功的年代里,这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茶品原料,结构体系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问题是时代在发展啊,原料结构,成本结构都远远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啊。
传统的茶企习惯思维是大产能,大渠道,这种思维在普洱茶刚刚成名的那几年的确有用,第一拨品牌基本都是这种情况。这种企业往往因为自身体重太大,进入转身困难,每个人每个企业在个性化面前都无所适从。这是很多大企业纷纷失败的根本原因。
具体而言,采购原料的改变导致了切的改变。
山头茶、坝子茶,外观一样,甚至口感趋同,然而,成本却是天壤之别,这让所有茶人都认为是偷鸡的硬本事。表面看,这只是一个成本的改变。
但是,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茶商、茶客要上山收茶,除开今年疫情影响,每年上山的茶客又何以用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
这说明了社会化的进程改变了整个生态链。
而形成这一切的,可能仅仅就是“个性化”这一潜意识的,不受大家重视的原因。个性化装修,个性化穿衣打扮,个性化喝茶,无处不在的个性化改变了这个行业。
这就形成了今天的一个吊轨的场景,大家谈论的是品牌,入口的都是山头,讨论的是易武茶、冰岛茶、班章茶。有人在喝茶的时候会讨论什么品牌吗?几乎没有,今天的市场都在讨论山头,辨别山头,仓储山头。
而且,很明显,“传统的配方茶”的原料显然是与古树茶原料相比较的,一个是黏稠度的问题,一个是山野的气韵不够。
我冲泡了一杯05年的古树一起来喝,有对比,茶汤的高下就很明显。
老茶人点点头,说道,以前真的没有仔细考虑过古树茶这一块,口感的确不一样。
也不知道他是真心认可,还是随口附和。
原本我不太在意别人的想法,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喜欢的未必就一定要人去喜欢,审评的方法也不一样,我重视入口的细腻感,传统茶人,或者习惯喝老茶的,习惯的是口腔刺激性更高的茶品,其实就是小树茶口感,这有点像习惯包谷酒的,一定说茅台酒有药味。这实在是不同的品鉴方式,用不着谁去说服谁,尤其不熟悉的茶友,我更是没有兴趣讨论。
只不过是朋友带来的,要说是跟我来请教,本身别人是前辈,谈不上。要说是换思维,其实市场的发展现在一日千里,连“整合营销”都过时了。我自己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更新中,哪里可能又三言两语让人换了思维?
所有人,都会有一个自己思维的天花板,我也是,前辈也是,到了个极限,大家也都困在自己的局中。
虽然老茶人的茶品没有惊艳的感觉,然而,价格却是比较惊艳。
这让我又比较好奇,反对别人的高价高端,自己的高价却是很坦然?前辈说,越陈越香啊,老茶一定要贵过新茶才有道理。
我问他,你接受的越陈越香是越陈越增值,这才多少年的时间的事情,也不是传统茶人的思维啊。
而且,一般来说,定价高,一定是品牌有很大的号召力,而显然,老茶人的茶品从曾经的辉煌到现在的逐渐无声无息,这可以说明了很多问题。
我再问,为什么价格会这么高呢,答曰是成本高,我说之前的收料成本不高啊,老茶人言,这比现在的古树茶价格低吧。
这是典型的“只有我的茶才是好茶”的思维,批评市场的时候,大家可以说要做老百姓喝的茶才是对的,评判自己的茶品的时候,大家又会说,越陈越香,越陈越贵。
总而言之,大家对于市场也好,原料也罢,都是拿来主义,都是投机取巧,只要对于自己合理的,就统统拿来一一对照,只要不利于自己的,就都统统拿来批判。
陈茶贵过新茶,这是行规,然而,这个行规却有巨大的问题。
陈茶贵,第一是变得好喝,第二是品牌成长了,流通变现没问题。如此,才可能陈茶贵于新茶。这两者缺一不可。老茶人说大益,我说大益就是卖石头,一颗石头值一块,他倒过去倒过来,来回卖100万遍,一块钱变一百万,你有这种能力,还是你有这个模式?没有,就老老实实按照商品的规律走。
这是今天很多老企业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