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区分普洱熟茶的等级标准?
云南大叶种鲜叶按照采摘标准,分为特级、一至十级共十一个等级,不同级别鲜叶芽叶比例是不一样的:
特级,一芽一叶占70%以上,一芽二叶占30%以下;
一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30%以下;
二级,一芽二、三叶占6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40%以下;
三级,一芽二、三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50%以下;
四级,一芽三、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30%以下;
五级,一芽三、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50%以下。
一般将1、3、5、7、9等单数等级原料用来制作熟茶,2、4、6、8、10等双数等级原料用来制作生茶。
因此普洱茶(熟茶)散茶分为六个级别:特级、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市面上常见的宫廷普洱(俗称)属于特级,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等级。区分就从嫩度来区分,一般而言,高档普洱茶(散茶)以一芽二叶为主,中档茶则以一芽二三叶及其一芽三四叶为主。
2、怎样辨别是否农残超标?
首先,食品安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重视。
先讲句题外话。前几天一位常住北京来自台湾的普洱茶大师,在飞机上喝茶发微博“登機,立刻端來一杯茶,想說,輕焙火,應該農藥會殘留的很少,沒想到一口下去,肝點、肝氣點同時疼痛”。我忍不住调侃:如果你能从茶汤里喝出农药,那你吃蔬菜了肯定肝裂的。
茶叶的农药残留是喝不出来的,就像你吃菜一样,你吃不出来里面有多少农残。但为什么有些骨灰级的茶友能喝出有些茶打过农药呢?
就某个特定小产区来说,打过农药的茶叶和没有打过药的口感是有差异的。对于经常接触这个产区的茶友来说,这种细微差异是能辨识出来的。但如果在市场上随便喝一泡茶,让他说出有没有农药残留,他肯定分辨不出来。道理很简单,茶园使用农药以后,鲜叶的生长速度、时间和内含物会发生改变。根据所施农药的特点,有些叶子变大、树茎变细长、内含物中某些元素增加或减少,都会使茶叶的口感(品质)发生变化。同理,即使茶园使用农家肥,也会使鲜叶的内含物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茶叶口感。我们曾经在太璞昔归茶园使用当地常见的羊粪,结果发现当年茶叶的品质(口感)往不好的方向变化,就立即停止施肥,第二年品质又回来了。
对于茶叶里是否农残超标,科学的方法还是检测。茶叶与其他食品相比较有优势的地方是,喝茶是喝茶汤,并不把茶叶整个吃下去。安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做过专门的试验,大部分茶叶上农药残留的浸出率10%左右,只有个别农残浸出率在80%以上。所以,喝茶,整体是安全的。
另外,试验还得出个结论,茶叶越粗老农药残留越高,泡茶的时间越长,农残浸出率越高。所以,现在很多地方保留的“煮茶”品饮习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在不能保证茶叶农残是否安全的情况下,这种品饮方法是不可取的。
而我国茶叶各产区农药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使用量少的地区有云南、贵州、江西等不发达省份。
3、这用越南、缅甸、老挝等进入云南的古树晒青料加工出来的茶还能叫普洱茶吗?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
定义涉及到一个“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概念,它强调了云南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属性。换而言之,普洱茶是云南的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包括:(一)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二)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将其他地方的原料拉到云南来加工,我们也不能说他不是普洱。但问题中指到的地方的茶树,皆为云南引入,“橘生淮北则为枳”,品质还是有很大差别。尽管其他地方可以用普洱茶的工艺来加工茶叶,也无法替代云南普洱茶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参考资料
《云茶大典》
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共五十二期全收录)
来源:茶友网 原普洱茶网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