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我身边几个存茶大佬给我的启示
2020年02月01日

我身边几个存茶大佬给我的启示

 A是我刚开始喝茶时候混迹茶馆认识的。茶桌么,无非聊的就是茶那点事,再就是一些八卦,谁谁谁干了什么事,人品如何。这种场合混的多了就知道,都是臭抹布的事。a是一个五十多的老伙子,拿起茶杯淡淡的喝一口,也不多说什么。后来知道他的存茶有千万。千万存茶。但是他喜欢带仓味的茶,碰到干仓的茶往往认为失去了普洱的灵魂。后来明白,他是200几年就开始存茶。当时芳村做普洱才刚刚起步,大家都是由其他茶类,甚至其他行业转型做普洱。普遍没有仓储的概念,所以那个时期很多茶都存出了问题。导致那会的一些粉丝认为普洱茶就应该是带有湿仓的那个味道。当时大众接触普洱的年限还少。大家和茶商一起交学费。就算到了现在,也有一些茶商为了库存变现还在不同程度的给仓味做解释。老茶客也对那个时期的茶抱着宽容的态度,比如这个年份的茶,这个仓味程度已经算不错了。仿佛不好的东西经这么一说,也不是不可以。B是后来认识一位老茶客,在当地和周边城市茶圈比较有名。有名也不是因为对茶圈做了什么巨大贡献。普洱茶生意是个圈子生意,b成天起来就是到处去茶叶店溜达,茶商都认识他,茶友都认识他,就这样了他成了名人。去了茶叶店,说一句我和老b认识,如何如何,好像挺有面子。一些新手茶友自然也跟着老b买茶。茶商也看重老b的“影响力”,希望老b多给茶友圈说一说他们品牌他们店的好话,带点流量。老b如果说一个茶叶店的茶不好,或者老板人品不行,老b身后认识的茶友圈子就会受到影响。毕竟么,老b是茶友,是咱们消费者的自己人。一些茶商看到老b过来,也不得罪,请吃饭,帮忙调货不加钱还给贴运费,毕竟实体生意靠圈子,惹不起。毕竟老b用当地话说是一个“嘴碎”的人。朋友当初也是“好斗”的人,出门喝茶都要在车里放几个“防身”的茶。毕竟茶桌说着急了,还得拿茶说话。有一次两个牛逼的人遇到了,三言两语就不对付了。咋办,掏茶开泡。总之把老b弄服气了,后来成了老b私人会所的座上宾,杯子也给准备的专用的窑口杯。他们的故事比较有意思,所以说的多了点。简单说吧,就是后来朋友去他会所,老b都会拿出自己的高端茶招待。传说中的也是几百万甚至千万的存茶,一点也没见到。朋友分析,老b是早年喝普洱,当地只有那几个大品牌,口粮茶,学费茶存了一大堆,不好意思拿出来。那么多存茶对老b的作用仅仅是拿出来吹牛打屁用,碰到水平高的就露怯不好意思拿出来了,卖又卖不出去。存茶,你也存点好的,无论是品牌背书的面子还是具体的非品牌的口感价值,起码拿得出手。要不然当初喝了一饼,存了几十几百饼,以后水平上来了,又不想喝。等于花了几十几百饼的钱,买了一饼。这比什么都学费。C是一位做工程的,早年赚了钱。后来认识了某品牌的茶,认为很不错,存了一大堆。再后来碰到工程不好做了,干脆申请当了经销商。在前几年普洱高光时刻,一时间在当地茶友圈风头无俩。讲究的就是,给你茶友卖也行,不卖也行,我们品牌的茶我放一两个月,至不济一两年也能赚几十个点。加上自己有早年存茶的低成本优势,以前的茶卖给茶商赚钱的经验,不愁。最近,听另一个朋友说,c在他那里以前配置了高额资产,现在想协商退货,回点现金流。这是第一位因为过去存茶赚了钱,又开店开到高峰期,最后悲剧的。D是一位高峰期入行的茶商,考察完市场后做了品牌经销商。当时是高峰期,身边都是存了某某茶赚了多少钱的故事,自己也小批量试手,赚了钱。加上自己的上级经销商一边说自己的茶是喝的,不是炒的,一边又朋友圈各种找货,调货高价再卖出,营造的氛围。因为d是个老实人,所以我经常会和他私下说一些。有些茶我喝着,原料价是三四百一公斤,他们的货零售定价就敢五六千一饼。再加上打问过南方的同品牌经销商,知道他们已经深陷进去。偏偏我们这里还如火如荼,非常繁荣。甚至还被品牌商开会表彰。这事妖。中间种种劝说相关的事就不提了。最后d的上级经销商把自己的货甩完后,扔下自己发展的十几二十多个下家经销商,跑了。d我是熟悉的,疫情扛了一年扛不住了,留下高位接盘的货扛回家。这是没有经验,被忽悠进去接盘的。到那里我才知道,原来经销商,是厂家最大的客户。一个茶卖给经销商就算完成了变现。剩下经销商愿意卖多少,和厂家也无关。原来大韭菜在这里。E是d的上级经销商,所谓的省代理。当初他考察时候看到其他品牌他已经做不进去了,就找了一个在芳村不怎么站得住,在贴吧里还能看到一些单品信息的品牌,品牌里也有一些大佬。就选了这个入门门槛低的品牌,开在茶城的角落中的角落里。一不小心看到,还以为是个三无产品。赶上了前几年当地发展经销商的高峰期,一口气发展了二十来个下级经销商。首先是,厂家给下级经销商配货,他这里抽点。接着一边义正言辞看破世情的给大家说,他们品牌的茶是喝,不是炒作的,立了一个好人设,但是又疯狂讲某某茶王当初如何,现在如何,某某茶大王有幸喝过一口的稀缺。引得二十来个经销商和他们背后的粉丝一顿狂买。这下e手里积压的货高价出了。后来货甩完了,跑路做其他相似品牌继续新的传说去了,版本还一摸一样。当时在他们茶桌的场景,依稀记得,如果开口对该品牌出言不逊,估计要被拉出去剁了。朋友只好象征性的夸一夸,竟然把朋友的话当成了广告词在他们圈子里卖。某某人都说这个茶好。吓得朋友敬而远之。后来省代理换了一个做工程的老板。。。。路过进去了一次,当年新茶喝了两杯说工艺有明显问题,并且嘴快的说了下当时某个明星拼配茶是谁拼配的,拼配比例,原料是什么。就被礼貌的请出去了。Cde是茶商,他们背后有很多信任他们的客户。说的是他们背后的存茶客。没有见识过那种茶桌上的洗脑,可能体会不了我为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说。那种被洗脑,是真的拿把草当黄金的,把创始人身边的小故事能脑补成忧国忧民的,组团坐飞机去跨越大半个中国捧场公司参加的茶博会,和制茶大师拍个照,买饼茶找创始人签个名,把能见过创始人,甚至招待到自己家里当成荣光的,创始人早年开个皮卡上山收料也能脑补成专往无人区披荆斩棘的。就像是我家爱豆是好的,我们只是伪装成中年大叔,实际是少女粉丝团。以前看到他们,心里经常呵呵。你把人家都爱豆,人家把你当生意。粉丝经济么,谁的粉丝多谁能下锅的菜多。生意人最大的资产不是茶有多少,技术有多少,运营有多会。生意人最大的资产是粉丝有多少。买茶,尽量要自己懂茶一些,自己有辨别能力。要懂茶,那就得喝百家茶,什么都喝。有时间精力的就找大品牌的,同价位的横向对比,不同价位的纵向对比的入门。这才是实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