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料和拼配,这是谈原料和加工两件事,正常来说,一般人搞不懂,更是难以接触到。听得多,那倒是真的。
随便做一个茶,除非是单株,否则接触的茶样往往就是几十种。
好多人想不明白,怎么可能就是几十种?
一个寨子有几十户茶农你就会接触到几十种,比如我们今年春茶做的麻黑寨,仅仅一个寨子就是几百户人家,茶地不一样,口感不一样;有的近落水洞,有的近大漆树,口感也不一;杀青的手法不一样,有的重,有的轻,结果也不一样。
不要谈茶客,就算是茶商,同时面对几十种茶叶,也一样会懵圈。
同时面对几十种茶样,并且是同一寨子的茶,绝大多数人都会喝懵圈,香气滋味都是同质化,仅仅是口感细微差别的时候,你喝任何茶都是难喝的,更是难以分辨高下。
好多人讲,用绿茶的审评方法,一轻一重一轻。这是想象,更是装模作样,你见过有哪个整体拿审评杯做茶的做出好茶的?
审评的目的很多是审大样,以排除烘青、拍除异味、拍除酸味、排除烟味为要,这是任何茶厂收茶的秘诀,也根本谈不上什么秘密。再深一点的审评,也无非是更大的大样,A大样+B大样,B大样+C大样,目的再哪里?就是为了一批茶口感的统一啊。
很多有经验的人也按这样的方法审评?但是,普洱茶适合与否,大家有没有思考过呢?审评滋味是可以,这是针对有经验的群体而言,但是,如果长期的几十年的经验是台地茶的,又哪里有山头茶的经验呢?
一个重口腔的感受,一个重身体的感受,完全是两码事的茶,又如何审评?
再一则,各种物理的指标就算能审评,风味——又如何审评?
我们的所知,仅为我们的所见,我们的自信,也源于我们的短视。喝一口茶就知道是什么茶的人,不是骗子就是神棍。一个茶客,也如此喝茶,那就真是自己骗自己,你根本不知道何为纯料,何为拼配。更何况很多人只是匆匆上茶山几天,拍点找,收点料,就下山。
几年前遇到一个老板,每天都说自己收的都是纯料,说起来的时候,纯料怎么样,拼配又怎么样,活灵活现的,好像就是自己弄出来的。
大概齐,喝茶和摄影差不多,算是道友,随便一个人抬着单反拍了两天日出就可以夸夸其谈,反正,看上去都差不多,专家说法茶客说法,貌似都对,也貌似都不对,茶叶、摄影、书画一类都是如此,上手就来,来了就掀桌子。
茶市场也差不多,满大街都是台地茶,铺满了市场。难道喝茶也是出淤泥而不染?从烂茶堆里品鉴出好茶?
这是怪事,我们得学会见怪不怪。
喝茶喝到自己成偏执狂,这茶,还能喝?
我喝茶做茶,都是自行的一套,把自己个喝欢喜了再说。
无非如此。
看到一个老板做视频,自己背历史都是错的,自己编了一个茶号来解释,荒唐不说,只能说明市场狂泻之下,大家都没有了方向。
来源:吴疆说普洱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