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作为贡茶,是在清代雍正七年、普洱府成立以后的事情。由此可以证实,早已存在于民间交易的普洱茶,是渥堆发酵了的粗茶或改造茶,其性质,不同于作为贡茶的蒸而成团的细茶或嫩蕊等,更不同于今天的普洱生茶。普洱茶有饼、砖、坨、散之分,七子饼茶的问世,源于云南茶法规定的计量方便之需。但在当时,也存在类似六堡茶、湖南黑茶的筑茶方式。
近代,记载了初制茶在装入竹篮以前,须得湿以少许水分,在竹篮四周,范以箬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遵绿茶之法制造的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李拂一把这类茶叶统称为散茶,依据散茶品质的不同,商家再进一步加工为圆茶、砖茶、紧茶等。从李拂一的记载可知,从清代到民国,大量以粗茶为主的改造茶,基本上都存在着湿热条件下的渥堆和后发酵现象。
对于改造茶的制作方法,其文如下:“初制之法,将鲜叶采回后,支铁锅于场院中,举火至锅微红,每次投茶五六斤于锅中,用竹木棍搅匀和,约十数分钟至二十分钟,叶身皱软,以旧衣或破布袋包之,而置诸簟上搓揉,至液汁流出粘腻成条为止,抖散铺晒一二日,干至七八成即可待估。茶叶揉制前,雇汉夷妇女,将茶中枝梗老叶用手工拣出,粗老茶片经剁碎后,用作底茶,捡好之‘高品’、‘梭边’,需分别湿以百分之三十三水,堆于屋隅,使其发酵,底茶不能潮水,否则揉成晒干后,内部发黑,不堪食用。上蒸前,秤‘底茶’(干)三两,‘二介’、‘黑条’(潮)亦各三两,先将底茶入铜甑,其次二介,黑条最上,后加商标,再加黑条少许,送甑于蒸锅孔上,锅内盛水,煮达沸点。约甑十秒钟后,将布袋套甑上,倾茶入袋,揉袋振抖二三下,使底茶滑入中心,细茶包于最外,用力捏紧袋腰,自袋底向上,推揉压成心脏形,经半小时,将袋解下,以揉就之茶团堆积楼上,须经四十日,因气候潮湿,更兼黑条二介已受水湿,茶中发生Lposc类之酵素,而行发酵,俗称发汗。”
传统普洱茶的杀青是高温杀青,为了顺利发酵,揉捻也比现在要重很多。其制法与范和钧的记载基本一致。仅仅在揉捻后的晒青干燥上,略有区别。范和钧说:“次日即晒之太阳之下。”这说明那时的普洱茶制作,与安化黑茶的堆闷有了相似之处,让茶青经过轻微发酵之后,再去晒干兜卖。
为什么民国前后的文人们,会认为普洱茶“性温味厚”了?我所见到的早期老茶饼里,其内飞上印有 “水味红浓而芬香”,并没有越陈越香的字样。这些不经意的、诸如此类的点滴记述,同时也证明了那些所谓的“改造茶”,在其前期,一定会存在着一个渥堆发酵的过程;其后期,也存在着一个非常明确的后氧化、发酵过程,故而汤红浓,味醇香,自然就不同于现在的茶性苦寒的普洱生茶了。此处的“性温”,是相对生茶而言的。通过氧化、发酵,茶的汤色变红了,这是多酚类物质发生了氧化所致,生成了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汤色红是一种暖色,让人有温暖感,其实这是视觉造成的对茶性判断的错觉。黑茶类通过氧化、发酵,生成了更多的茶红素、茶褐素,后期随着这类色素含量的不断增加,相应地减少了茶汤中游离咖啡碱的含量,故茶汤的苦涩度减少了,刺激性降低了,茶性可能会变得相对温和一些,但其本质仍然是寒性的。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