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十年,高端名茶变一堆枯叶!勐库茶,无奈的工艺之殇
2020年02月01日

十年,高端名茶变一堆枯叶!勐库茶,无奈的工艺之殇

 普洱茶,越陈越香。
但有些茶,十年后开汤,完全是一堆有茶味的枯草。这背后,是茶山乱七八糟的工艺造成的。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工艺,有绝对的对错吗?
制茶工艺,谁与争锋
2021年春茶,茶山异常火热。
一位广东玩家来到勐库,守采冰岛南迫单株。
一提起茶叶,茶友激情满满,天不亮就起床,跟着盯采的人一起到南迫。
哪怕午餐腊肉配白米饭,掰根树枝当筷子,茶客照样挺得住。对茶痴迷到这种程度,着实令人赞叹。
守采3棵单株的鲜叶,看着搬上车,跟着运输鲜叶的车一起回到初制场。
搬根小凳子看着制茶师萎凋,时不时跑过去抓起一把鲜叶闻闻,生怕自己的鲜叶萎凋过度。
制茶师炒茶的时候,也在旁边看着。不料,因工艺之争,跟制茶师吵了起来。
锅温不够,不能杀青?
制茶的茶农测了温度,果断把鲜叶倒进锅里。
茶友觉得:勐库大叶种要越陈越香,应该坚持高温快炒的原则。可是,现在制茶的温度才210度,温度太低了,不能炒。至少要280度才能炒茶。
茶客很耐心地看着炒完第一锅茶,出锅后,用余热闷了十来分钟茶叶。
炒第二锅的时候,茶客按捺不住了,说:锅温太低了,再烧下,至少要280度。
谁料,所谓的制茶师顿时就不开心了,反口问道:是你在制茶,还是我在制茶?
茶客说:勐库茶不能这样制。前些年,我就用这种工艺制茶,转化出来不好,锅温一定要够。
你是说我的工艺不行?
听完茶客一席话,茶农两手一甩,很不开心地说:
我这工艺,是2012年花8万块钱学来的,我给我师父烧火,就烧了一年。我师傅在老茶厂干过,你比他还懂茶吗?你去问问我带出来的弟子,他们是怎么评价我的工艺的?
茶客依然很耐心地说:工艺,个人的理解不一样,这很正常,但这是我定制的茶,我希望温度再高点,这是我花几十万的学费总结出来的教训。
不料,茶农抓起一把鲜叶,用力甩在地上:你质疑我的工艺,你觉得你行,你来炒。老子不炒了。
茶客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玩茶只为自己开心的人,懒得跟制茶的计较,点跟大卫杜夫压压火,分明就是一副:我宁愿用机器炒,也不要这种货色炒坏我的鲜叶。
- 02 -制茶工艺,孤独求败
勐库茶的工艺,直到今天,依然是一言难尽。
这一点,相信做茶的人,心中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工艺,创新还是瞎搞?
普洱茶的生茶制作工艺,萎凋、杀青,揉捻,摊晾,晒青,这没什么好争论的。
然而,到了细节处,每个制茶的都有三板斧,再自创招,
比如,萎凋到什么程度才杀青,杀青的锅温,杀青的火候,揉捻的程度,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创新。低温长炒降苦涩,炒完焖一下工艺提香……
然后,就成了自以为完美的工艺。
工艺界的独孤求败
纵然勐库茶的工艺乱如一团麻,几乎每个制茶师都觉得:
自己创新出来新味道,说明自己天赋异禀,可堪制茶大师。也都觉得自己的工艺,是普洱茶工艺的代表,越陈越香的典范。
制茶师之间,见面相互吹捧:你的工艺好,茶汤干净透亮,后期陈化也很好。
可背地里,都是互怼:他那也叫工艺,不知哪条阴沟里学来的三板斧,花里胡哨,到处花把式。
但凡有人觉得自己的工艺很一般,制茶师马上就不开心,分明就是一副:你制过茶吗?你懂制茶吗?
制茶的,都觉得自己的工艺很牛,别人的工艺都有瑕疵,自己才是最会制茶的一个。
简言之,茶界制茶工艺,遍地独孤求败。这是当前制茶工艺的现状。
- 03 -工艺无对错,理解不同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有条件的,
就原料而言:高海拔、树龄大的茶树,更具越陈越香的潜力。
就工艺而言,叶种决定工艺。勐库茶,高温快炒,杀青在短时间内杀匀杀透,让鲜叶在一天之内制作完成的传统制茶工艺,更具越陈越香的潜力。
然而,是静候十年以后的茶叶越陈越香,还是喝时下鲜甜可口的新工艺茶,无关对错,不同的选择罢了。
工艺无对错,制茶师的理解不同
生茶工艺,争论较大。然而,工艺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每个制茶师对茶的理解不同,以及茶客喝茶的周期长短不同。
在茶山,常遇到一种工艺:前期萎凋时间长,杀青时间短。这种工艺做出来的新茶,香气高、苦涩弱,汤感厚,但后期陈化出来,汤感单薄。
然而,这样的茶,如果一两年之内喝掉,也是一种选择。一些原料不错的中小树茶,用新工艺制作出来,茶客照样喜欢。这样的茶,难道错了吗?
其实,无论哪一种制茶工艺,都是服务于市场,都只为茶客喝到适口的茶。
工艺本身没有对错,只有探讨的语境不一样。如果短期内喝掉,当前市面上流行的新工艺制作的茶,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但是,如果要考虑10年以后的茶叶转化。用这样的工艺做出来,还告诉茶客:这个茶越陈越香,你只管存,这就是大忽悠。
日趋流行的新工艺,市场的选择
目前,茶叶市场的新工艺,不仅仅是在勐库,在勐海、易武等地也逐渐流行。
背后的原因是:存点茶叶老了喝,与茶一起变老,听着倒是浪漫。然而,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一杯茶等待十年。
十年之后,纵然存了废茶,谁又会找10年前卖茶的讨个说法。或许,大家都选择了活在当下。
换个角度说,茶山流行的新工艺。其实,是市场的选择。
对制茶师的考验
市场,永远只追自己喜欢的茶。但一个制茶师,应着眼于当下和未来。
着眼于当下,是要服务市场。着眼于未来,是普洱茶的魅力,正是越陈越香,随着岁月陈化,汤感越厚,喉韵越深。
十年以后,打开自己往昔的作品,感慨品质之惊艳,让一款茶,从新到老,成为老茶,甚至成为经典,这是对一个制茶师最大的肯定。
做好自己,选择权交给茶客
市场上,有人喝越陈越香,有人喝新工艺。新旧工艺,都应尊重茶客的选择。
新工艺不丢脸,能研发出适合市场的新口感,这是制茶师在自己热爱的事业里,探索出来的成果,是对制茶师的肯定。
传统工艺也不见得有多高级,有的茶友偏偏喜欢新茶。就新茶口感而言,新工艺确实更胜一筹。
制茶师要做的,就是无论新旧工艺,都做到极致。
然后,坦然承认自己工艺是新还是旧,把选择权交给茶客,让爱茶的人自己选择。
切忌,如果茶客需要的是后期转化,就不要用没有经过陈茶检验的新工艺去忽悠人。
今天看来,新旧工艺的争论,喋喋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