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旱及其连锁反应
干旱依然是今年年茶山的“主旋律”,我主要跑的几个地方:易武,临沧的昔归、勐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旱影响。
1. 干旱导致严重减产。
大易武方向,受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如麻黑、弯弓、薄荷塘、天门山,瑶区的同庆河、百花潭、蟒蛇箐等等;相对小一点的是刮风寨,刮风寨里稍微能起一点量的是白沙河和三家寨,类似茶王树、冷水河、茶坪等,也是没什么茶。不夸张的讲,大易武方向,头春古树减产四分之三;
临沧方向,同样受到干旱的影响,但相对易武产区来说情况稍好一些!
据勐库茶农介绍,2024年一月份,二月份,勐库山头都有不同程度的降雨,产量较2023年有所提高;临沧的邦东片区,减产较勐库又更严重一点,昔归头春古树恐怕要减产三分之二;
2.连续干旱,造成的茶叶品质的变化。
今年山头茶春茶的品饮体验,要把易武和勐库、邦东分开来谈。
总体而言,易武茶品质较去年是下滑的,持续的干旱,不仅一定程度上带来易武制茶工艺的改变,还影响了品饮体验。具体表现为:大部分精微产区水路变粗,森林感下滑,香气并未见显著提升,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苦底和涩感;勐库茶的品质较去年有一定的上升,具体表现为:涩感降低、香气提升;邦东的昔归和去年喝到的相差不大。
不夸张的讲,明年再持续干旱,将给山头古树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 今年春茶价格的变化
今年春茶易武方向和临沧方向,山头茶价格与我在春茶开始之前预想的相差不大:
1. 一、二线名山价格几乎无变动,较为顶级的山头或茶园依然呈现涨价趋势。
最典型的就是易武片区,受干旱影响,减产严重,精微产区价格完全不受大环境影响。
比如麻黑的石门坎、刮风寨的冷水河、茶王树、弯弓的白茶园、凤凰窝、马鞍山;帕扎河的薄荷塘、天门山等等,但凡是森林高杆、古树头春,大都出现“树下排队等鲜叶”,“数人瓜分一锅茶”的盛况。
我品控的几个单品,前期因为工艺问题,尚在纠结时,茶农转手就能高价卖出,而且较为顶级的几个小片区,几乎是每天守1~2锅鲜叶;
2.三、四线名山价格变化不大,稍呈下降趋势,波动幅度也不大。
勐库今年的茶比去年发的稍好,就个人掌握的茶农渠道,除冰岛产区外,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但具体要看茶商与茶农合作关系是否稳定,茶农客户群体是否稳定等情况。
| 谷雨后下茶山扫货可以收到好原料吗?
在昆明时,有几个同行就给我建议:
春茶开始的前段,下茶山的客流大,茶叶价格肯定顶,按照今年的经济状况和茶叶行情,茶农的茶不好卖的,即便少量走一些,大货还是会压在自己手里,所以最佳收茶时机是四月底,五月初,这个时间节点下山扫货,能获得春茶高品质的同时,还有一定的议价空间!
老实说,类似我这种茶商,一般都是面对茶农要压价,面对茶友要抬价,这样才能利润空间最大化,所以上面的建议看起来是非常有建设性的,但实际情况如何呢?我还原一下真实的情况:
1. 今年的春茶主要集中在3.20~4.19之间,客流量最集中的在4月初~4月10日之间,易武的名微茶园的茶农家(如:刮风寨、丁家寨、滥田、帕扎河、杨家寨、天门山等)几乎都是门庭若市,我在刮风寨呆了1个周,在弯弓呆了5天,薄荷塘呆了2天,无不如此,茶农每天都像摆酒席一样,说这么多,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买不买茶不知道,但客流量确实大;
2.今年的山头茶行情确实不好,像量稍大一点的寨子,都是乔木好卖,古树难出,而名微茶园的无论高杆、古树、乔木,完全不愁卖。想来,一是干旱,茶发的少,做不出来;二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主流产区山头茶茶农手里的客户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出货渠道相对稳定,所以剩不了多少茶的;
3.很庆幸的一点是,我从清明节前3天到谷雨前一天都在源头,可以确定的是,谷雨之后下山,茶农手里大概率是不存在高货的;如果是普货,量不会太大,即便有一点量,要么茶农的工艺相对拉垮,要么是品饮体验确实一般!所谓的议价空间,其实毫无意义!
| 今年易武高端茶的品质如何?
其实第一段我们已经说过了,今年的易武茶大部分精微产区品质是下降的。
这个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 干旱。许多茶行业的营销者一直在鼓吹气候干旱会带来更高的茶叶品质,个人嗤之以鼻。我读过类似《胁迫与植物响应》的文章,结论是:一定程度的干旱确实会带来更好茶叶品质,比如香气提高,滋味更足等等;个人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亦不懂此间底层逻辑,只能通过自己做的易武茶来窥探一二。
过度干旱给易武森林茶树带来的伤害是毁灭性的,今年的麻黑片区,已经发生了好多起古树茶干死的现象;另外过度干旱,茶树要么不发芽,要么发芽后因缺水而脱落,要么发芽后芽叶很嫩,梗却老了。
因为芽头占比高,叶嫩,梗老,今年的大部分易武新茶常出现香高、苦底重,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涩感,茶汤润感降低,饱满度好但协调度不够。
2.茶园过度管理。
通常来讲,在易武,瑶族人的茶园管理不如汉族人的茶园管理勤,非名微茶园的人为管理不如名微茶园的管理勤。去年春茶去的曼松、麻黑;今年去的薄荷塘、白沙河、茶王树、弯弓等等茶园,其实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除草、翻土、修枝等现象;
除了茶农的过度管理,茶人游客逛茶园,对于茶树的影响也颇大,据去年一个弯弓茶农兄弟介绍,他自家地块的茶王树就因为去参观的人多,后导致茶树死亡;还有曼松背阴山茶王树那片茶园,每年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森林古树过度的人为干扰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茶汤里森林气息下降;
3.工艺。
一些工艺是无意识造成的,通常表现为“鲜叶被捂到”,叶底稍暗,汤色较深;
易武顶级的森林茶园到初制所的距离普遍较远。
名微茶园的鲜叶,90%都只能通过摩托车运送到主路,再用皮卡运送到初制所。颠簸的路途,鲜叶多少要折损的;密闭的空间,鲜叶会因升温而捂到;加上鲜叶在茶园临时摊晾蓬的时间,鲜叶送到初制所又要马上摊开降温。按照今年这种鲜叶状况,可能温度降下来,萎凋已经有点重了。
很多人会说自己订的一公斤,两公斤顶级茶极少出现这个问题。很简单,一是运输工具不同,几公斤鲜叶,茶农大都用背篓,而非麻袋;二是茶农会在背篓里放芭蕉叶,用来降温和防止鲜叶折损。但是鲜叶量一旦超过20公斤,就很难做到。
一些工艺是刻意为之的,通常表现为“新茶好喝”。这里不过多解释了,说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