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桌上,古树茶永远有聊不完的话题。它是普洱茶的一个细分市场,代表了云南普洱茶的最高品质。
古树茶声名鹊起,难免伴随而来一些争议和不同观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古树茶,不妨来看看这三个冷知识,揭秘古树茶的“真面目”——
古树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乔木茶,在云南版纳茶区、临沧茶区、普洱茶区、老挝北部丰沙里省有古树群落,数量稀少。而在一些所谓“骨灰级”茶友的标准中,则必须是300年以上树龄的茶树才能被冠以“古树”之名。
历史意义上传统的普洱茶的含义就是以云南古树乔木大叶种为原料的,也就是乔木茶。从植物学分类来讲,云南的古茶树有七个种和变种:普洱茶种、大理茶种、苦茶种、勐腊茶种、多萼茶种、滇缅茶种等。 这些乔木型茶树属于深根性植物,有一主根,一直 向红土壤深处生长(云南当地人认为“树有多高,根就有多深”),吸取到的养分较灌木茶树充足,茶叶品质佳,但因产量不高,所以比较珍贵。
1、古树茶为何以树龄百年作为区分界线?
以任何一个时间“点”作为区分古树与小树的界线都会有一个难以绕开的问题——在跨过那个时间点的一刹那,茶树鲜叶的品质并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清末民初云南因战乱、瘟疫等故,茶叶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茶树种植基本停顿,这是一段有数十年跨度的时间。
以百年为古树茶分界线,实际上的区隔空间足有数十年,树龄差距如此大的茶树其品质已有可辨识的差别,因此将古树茶的界定标准定为百年是具有可执行性的。
2、古树茶越高、越粗、树龄越老,茶质越
直观上茶树越高越粗,越会给人以树龄更老的感觉,进而会产生品质更优的联想。
事实上茶农采摘鲜叶时,会根据既往经验采摘口感较佳的植株,而品质不佳的则会弃采。
经常被采摘的植株发育难免受到影响,而弃采植株得以将其吸收的全部养分用于“快高长大”。
经年累月下来,树干直径、树冠宽幅和茶树高度都会产生显著差异。部分被弃采的“傻大个”,在古树茶资讯混乱的今时今日,还被赋予了“茶王树”的封号……
判断茶质,眼见为虚,口尝方才为实。
3、只有古树茶才能有“马蹄口”么?
“马蹄口”是坊间许多茶商经常用来向消费者力证其销售茶品是“古树茶”、“春茶”的凭据。
但在实践中,我们在生态茶和夏茶中都可以发现马蹄口。实际上马蹄口的产生是因为“撕扯”的采摘手法。
这种手法会给茶树带来不可逆的破坏,茶树上凡是被撕扯过的地方就不会再发芽,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茶树死亡。决定茶品品质的,应该是其内质而非马蹄口之类的皮相。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