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跑麻黑,忘记带相机,没拍成照片,遗憾。
今天的行程安排比较简单,照例汇报下行程:
原本今早打算跑一趟茶王树的茶园,同行的客户想喝一下今年的“麻黑高杆”,就是2022,2023年连续做的那一款,许多我朋友圈的茶友都是了解的,索性又跑了麻黑。
因为渠道,茶园,工艺都是相当稳定的,所以就不分享品饮体验了,喜欢的茶友直接预定就行。
值得分享的是:在麻黑公路上,因为看到了路边的观景台,于是在观景台处的初制所又喝了一泡麻黑,一泡石门坎,一泡麻黑森林古树,石门坎的香气确实优秀,然香气有余,气韵不足!
最后到了茶农兄弟家喝了泡今年的麻黑,一泡茶农兄弟私藏的2010年麻黑;再一次逛了茶园,然后又回到刮风寨。
今天这篇文章,着重谈一下两个问题:
1.干旱对于麻黑茶的影响,兼谈今年麻黑茶的品质;
2.麻黑与弯弓,刮风寨的工艺差距;
一:干旱对于麻黑茶园的影响,兼谈今年麻黑茶的品质
过度干旱对春茶造成的影响,想必大家都看的多了,此处不老生常谈了。
今天单独谈论一下:干旱对于麻黑茶园的影响。
夸张点说:干旱对于刮风寨,弯弓等茶园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但对于麻黑茶园造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原因如下:
1.大部分麻黑茶园的抗旱能力本来就差:
据我所知,麻黑片区的古茶园大都分布在麻黑公路两旁,而此路作为通往易武精微产区的必经之路,茶园的车流量和人流量皆巨大,汽车尾气对路边茶园造成的污染不可小觑,尤其是春茶时节;此外,因为茶园就在路边,距离初制所近,相比于弯弓和刮风寨的茶园更容易抵达,所以麻黑茶园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多,这已经影响到了麻黑茶的品质了;
其次,虽然麻黑也算是森林茶园,但与弯弓,刮风寨的森林茶园比起来,生态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从这两个角度讲,麻黑茶园的抗旱能力本来就差。
2.干旱让麻黑茶园雪上加霜。
每次经过麻黑公路,透过树林就能看见麻黑古树耷拉着叶子,像极了无精打采,疲态尽显的人;
而今天去逛的茶园,与麻黑公路还隔着一匹梁子,让我震惊的是茶农兄弟的话:今年已经枯死了三颗古树了!
3.今年麻黑古茶的品质如何?
如果今年再用干旱来作为营销噱头,我认为这是商家无良的表现,因为老实讲,今年麻黑大片区的茶我喝了:石门坎,麻黑正寨,麻黑森林茶,麻黑曼秀,落水洞等的头春古树后,对比记忆中去年的麻黑,带给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水变粗了,汤变涩了,香气飘了,韵感浅了,森林气息也变得微弱。
当然,这个感觉的产生,也有可能是今日喝顶级茶太多导致的。但在喝了一泡茶农兄弟私藏的2010年麻黑古树后,我心中产生了两个想法:要么是麻黑茶是需要存的,要么麻黑的品质下降了。
二:麻黑与弯弓,刮风寨的工艺差距
关于易武茶的工艺,这段想谈三点:
1.麻黑的工艺比弯弓,刮风寨的都好,其真实原因是:
今年跑刮风寨和弯弓较多,喝这两个片区的茶次数也蛮多,加之连日喝的麻黑,带给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麻黑茶的工艺比弯弓和刮风寨都好的多,老实讲,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久;
在弯弓和刮风寨,我均与数个制茶超过15年,经验丰富的师傅都聊过,之所以聊,源于我喝过他们制出的弯弓和刮风寨或多或少都有点工艺问题;可是聊了半天发现,这些人是懂工艺的,我们之间的萎凋,杀青理念并无原则性的差别,那为什么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工艺问题呢?而整个麻黑大片区,我喝一圈茶下来,一个有工艺问题的茶均不存在,气息正,叶底鲜活灵动,韧性好,这就让我纳闷了。
而这个疑问终于在今日得以解开:
经麻黑的茶农兄弟描述,刮风寨和弯弓的工艺起步较晚,但我认为这虽是事实,但不是客观原因,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运送鲜叶的时间不同导致的。
麻黑片区的茶园距离初制所普遍较近,路也相对好走;而刮风寨和弯弓的普遍较远,路程颠簸,只能靠人背或摩托车拉出来。
大多数刮风寨/弯弓核心产区森林茶园森林古树的鲜叶想要送到初制所,摩托车的路段已经超过一小时,这一小时内,鲜叶都是闷在编织袋里的,这或多或少都会给鲜叶带来一定的损伤,加上皮卡车路段,算上在茶园零时摊晾点的时间,和干旱导致鲜叶本身含水量低等等原因,鲜叶运送到初制所时,部分鲜叶已经错过最佳杀青时间了,那即便是炒茶师傅的工艺再精湛,恐怕也是没用的。
2.越来越难制的易武茶;
除了上一段说的路程远,易武茶的工艺难度提升,主要原因还是干旱导致的,叶嫩梗老,含水量低等。
因为干旱导致的鲜叶变化,如果仅仅凭借经验去萎凋杀青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这对于制茶师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看茶制茶。
3.易武茶的工艺正在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一直以来,我都讲,相比于勐海和临沧,易武茶的工艺是最不容易出问题的,易武的制茶师有自己的坚守。
但今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易武茶的工艺正在为匹配市场而做出改变,制茶师傅在开始杀青前都会问一句:
老板,想要几成熟;想要杀轻一点还是重一点,要提香吗?
出现这样的问题,绝对是市场倒逼源头的结果,当然这个结果好不好,谁说了都不算,但站在个人品控的角度,易武茶的工艺应该有自己的坚守!
坚守住工艺,才能坚守住易武茶的魅力。
来源: 山头古树茶半文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