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文圣茶说:上海大可堂普洱茶会所
2020年02月01日

文圣茶说:上海大可堂普洱茶会所

源于茶 不止于茶

目之所及 心之所向 由一盏茶开始

大可堂普洱会所,设在一座三层独栋花园大洋房内,这在上海滩是绝无仅有的。这栋法式建筑建于1933年,布局精巧,装修古香古色,中西合璧;院内一方石碑,刻着余秋雨的“大可堂茶园记”,正是这一首茶园记,完美诠释了大可堂的内在意韵。

01老洋房是旧上海的华丽底片。每幢梧桐树后的老洋房都写满故事。老上海的风云过往,密码便在洋房的角角落落里潜伏。

02上海襄阳南路上,有家名唤 “大可堂”的茶园,设在一座三层楼的花园老洋房里。这幢法式建筑老洋房建于1933年,很有些来头,据说是一位浙江富商出资建造并转赠给一国民党高官居住的。解放后,这里一度成为上海滑稽剧团的办公之所。

03推开黑色雕花的铁艺大门,大花园盎然葱茏,自然生长的老树与精心雕琢的盆景济济一园,可见主人对植物的喜欢。而另一处令人不由驻足细观的是院子里的一方石碑,镌刻着著名学者余秋雨教授所书的“大可堂茶园记”,“集群贤于雨夕,散胜会于霜晨,不失为海上一蕴藉之去处也。”既然妙处若此,看来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04穿过门廊,走进“大可堂”,如同走进一个富丽堂皇的老上海大户人家。名贵的巴洛克风格老沙发、已经泛黄的意大利水晶吊灯、百年前的德国象牙键钢琴散发着幽幽的光芒。喇叭花形的英国留声机、造型华贵的罗马老式摆钟、铁键英文打字机、线装书、上海月份牌、各种颜色但已有些斑驳的丝绒靠垫、曲线柔曼的大弧度原木深色楼梯、看得见风景的三楼小阳台……游走间,时光似乎又倒流至十里洋场的上海年华,原来,各种拿来主义式的混搭,是上海“老克勒”的经典手法。

05但似乎,这一切只是配角,在底楼轩敞大厅里,一只中式结构的大橱顶天立地,福元昌、宋聘号、同兴早期圆茶、陈云号等近50款“号字级”从清末到解放前夕的普洱老茶在玻璃板后列成一排排方阵,迎候着懂茶惜茶之人惊艳的目光;而在另一边的落地柜内,同样陈列着70余款从解放初期到九十年代生产的普洱茶,其中包括红印圆茶、蓝印铁饼等名款,不禁令人为主人的普洱茶收藏而叹服:这儿简直是一处普洱茶的博物馆。

06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可堂三层楼内17间包房,虽然呈法式、英式、日式、美式等不同风格,但房间名称竟均以“革登”、“勐库”、“莽枝”、“无量山”、“巴达山”、“布朗山”、“班章”等云南当地茶山、茶园而命名,读着就觉得茶香宜人。

07在老洋房里静静地逛上一圈,无时无刻不感觉到主人对收藏的浓厚兴趣。黄花梨、连环画、田黄、紫砂、老家具、陶艺、铁壶、茶罐……但似乎每种收藏,和茶都有着千丝万缕的纠缠。“大可堂”主人张奇明实话实说:我是因爱收藏,而爱上了普洱茶,迷上了这种“可以喝的古董”。

08张奇明表示因为爱上普洱茶,通过品茶结识了许多同道中人。喜欢喝茶的人,通常是心安放得下来的人,执着的人,有内涵的人。

09好东西就要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好的东西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忽然回想起“大可堂”里那一整面明星墙上,各路到访的名家名流们定格在此的灿烂笑容。诚然,正如著名学者钱文忠所题写的条幅那样:茶香自有远客来。这,正是汇聚雅士儒者的经典所在;上海,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所在而精彩。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485704_175112629122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