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的茶叶,汤色暗黄不透亮,且非常浑浊,喝起来会有“挂喉”难咽的感觉。而新鲜的显毫茶叶,闻起来很清新,口感鲜爽。
总之,茶叶品质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看汤混与否不仅有失偏颇,也会错过很多好茶。茶毫不是好茶的唯一标准,更不是评判所有茶类品质优劣的依据。
茶氲
之前陆离和一个茶友聊天,他说自己在冲泡一款陈年普洱时,发现茶汤表面出现了一层薄雾,让人仿佛置身飘渺的茶山绿林一般,有种很灵动的感觉。
这种茶汤上所产生的雾般气体,被称为“茶氲”或“汤氲”。“氲”,原意为“天地和合而盈盛之气”,在普洱茶中,是茶汤中脂溶性物质的一种呈现形式。
茶氲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普洱茶的茶汤中,含有丰富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胡萝卜素、和挥发性香气成分。
这类浸出物质的比重较轻,能够漂浮于汤面上,当茶汤上下温差大时,在汤面上就容易产生茶氲。因此,茶叶内含物质的多寡,是茶氲形成的关键因素。
此外,光线折射,以及热气在汤色的反映,也会形成茶氲。如果投茶量比较大,茶汤的温度也比较高,就可能出现如水蒸气散发的茶氲。
影响茶氲呈现的因素有很多,冲泡时汤水温度越高,瞬间浸出物质越多,茶氲越容易产生。茶汤浸出物中,脂溶性物质含量越多,茶氲效果越明显。
汤色越深,容易产生对比,茶氲越容易被发现。使用白瓷器皿,明暗对比也会使茶氲更加明显。气温较低、气压偏低时,茶氲较易产生。
总之,茶氲现象,不是普洱茶的“专利”,冲泡其他茶类时,汤面上也会形成白色雾气。茶氲更不是选茶标准,有人说有茶氲的茶更好喝,其实是因为茶品本身的口味更加醇厚,或者是茶叶做得比较好,和茶氲没什么关系。
茶虫、茶毫、茶油、茶氲...再多的评判标准,也比不上自己的体质需求和口感喜好,毕竟适口为珍,适合茶友你的,才是好茶。
来源:陆离茶寮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