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贵州生态黑茶加工工艺流程:采摘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二次渥堆发花→干燥→贮存。
(七)安徽安茶:安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后期半发酵、紧压的传统工艺名茶,用箬叶、竹篓包装。
感官审评与
电子鼻测试分析结果
为类比分析不同黑茶的感官特征,特组织了专家团队进行了专场感官审评与电子鼻检测试验,综合评价了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等品质因子,表明普洱茶、安化黑茶、六堡茶、茯砖、藏茶都有着鲜明的品质特征和各不相同的特色。
(一)感官审评品质特征
1.云南普洱茶:具有融溶、润泽,久远如天然琥珀的品质。大益7572普洱茶(熟茶)外形色泽红褐,汤色红浓明亮,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2.云南“金花普洱茶”:砖体周正,黑褐色,松紧适度,金花显露(冠突散囊菌),汤色红亮,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3.安化黑茶:茶砖松紧均匀,金花茂盛,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亮,滋味浓厚,回味甘甜,叶底匀齐尚嫩。
4.泾阳茯砖茶:外形规范,整齐匀整紧结,色泽褐黄油润,金花(冠突散囊菌)茂盛、菌落饱满、分布均匀;汤色清澈,红浓明亮;香气似茯苓香,纯正持久;滋味醇厚回甘,略显绵滑;叶底暗褐,较匀齐。
5.广西六堡茶:干茶松紧均匀,色泽黑褐,条索长整紧结,汤色红浓,叶底铜褐色。香气纯正、有独特的“槟榔香”,滋味醇厚甘甜回味,叶底匀齐尚嫩。
6.雅安藏茶:外形质地均匀、深褐色润泽、香气纯正,徐香不断,汤色初呈淡黄红色,继而转为透红,随热气上扬,口感甘甜,吞咽滑爽,叶底棕褐较老。
7.贵州生态黑茶:砖型完整,条索纤细美观;金花(冠突散囊菌)密集而饱满,菌香浓郁,汤色橙红透亮。口感醇厚而回味绵长。
8.安徽安茶:外形紧结匀齐,色黑褐尚润,香气高长,汤色橙黄明亮,箬叶香味,滋味呈清爽醇厚,味中有甜。
(二)电子鼻测试香气成分
电子鼻探头的14个传感器,对样品挥发成份的敏感反应检测,以探析香气组份。每个传感器对应了不同的挥发物质,如短链烷烃、氮氧化物、碳化物,醛酮类,醇类刺激性物质、芳香烃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等。每一个茶样分别对其干茶、茶汤和叶底进行香气测定,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云南金花普洱茶、云南大益7572、湖南臻溪·全金花黑茶(紧压黑茶)、陕西泾阳茯砖茶显示香气成分聚类有些重叠,香气类型有些接近。
普洱熟茶的陈香确实接近安化黑茶的药香、茯砖的茯苓香;而广西茂圣六堡茶、贵州过江龙生态黑茶香气类型显示离得较远,六堡茶独特槟榔香、贵州生态黑茶独特菌香确实显现出与其他黑茶的不同之处。
茶叶香气的类型受到茶树品种、生长环境(地域)、加工工艺的影响。如两种普洱熟茶,采用的是云南大叶种作为原料,初制的加工工艺也类似;而湖南安化、陕西泾阳的黑茶也应是相近的原料、相近的加工工艺;广西六堡茶、贵州生态黑茶就在各自相对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原料也来自于相对更独立的茶树品种,因此各自香气类型更独立些。
参考文献:
《茶叶审评与检验》湖南农学院主编1978年第一版 农业出版社
《中国普洱茶百科全书》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1年11月第二版
节选自《普洱》杂志
《普洱茶与数款著名黑茶的类比分析》
文 供图 |吴兴利蓝增全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