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邓时海 一本书撬动的普洱茶大时代(2)
2020年02月01日

邓时海 一本书撬动的普洱茶大时代(2)

与此同时,台湾的很多老茶也在 2003年以后,经由台湾茶商的推广不断回流到了大陆。邓时海说:“普洱老茶在台湾就像一个过客,真正消费掉的并不多。”慢慢的,香港的很多老茶也回流到了大陆。

当我问邓时海,是在什么契机下,把“ 越陈越香 ”这四个字和普洱茶联系在一起时,他笑着说:“很少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呢!”他说,台湾有一种金门高粱酒,刚做出来的时候,很烈,非常刺激,但是放上十几二十年以后,就会非常香醇,刺激性降低,新酒和老酒有很大差别。“越陈越香”的概念,最早是来自古人对酒的形容,在喝酒的过程中,他想起了普洱茶也像高粱酒一样,新茶很苦涩、刺激,老茶却非常醇厚,于是他把这个概念大胆引入到普洱茶中。

1993 年在首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普洱茶越陈越香》,如今“越陈越香”已经成了普洱茶市场的行业共识。

其实,“越想越香”的概念早年在茶界也是颇受争议的,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芳香物质是锐减的,不可能越陈越“香”,但是后来,大家慢慢接受了广义上的“香”,它指代的是普洱茶在后期陈化过程中品质的提升的综合表现,比如茶汤由黄转为红,茶性由寒转暖,滋味由苦转甘,口感由涩转醇等等。普洱茶是时间雕琢的艺术品,“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核心关键,是普洱茶不仅能在六大茶类中占据一席之地,更是全国茶类第一品牌的魅力所在。所以,发展至今,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行业共识了。

福禄圆茶:为临沧茶留下传承有序的体系

普洱茶的全面复兴,是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当然邓时海《普洱茶》一书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普洱茶兴起后,最先热起来的产地是有着古六大茶山和众多号级老茶庄的所在地:西双版纳,接着就是政府大力推广的普洱市,而临沧地区则相对滞后。邓时海在《 普洱茶 》一书中也几乎没有提到临沧,因此他对临沧觉得有所亏欠。

邓时海曾提出过“ 茶山板块转移说 ”,他认为自古以来,茶山的版块就是在进化和转移过程中的,一片茶山不可能千百年来都能出产很好的茶叶,因为农作物必须要轮作休耕,茶树也是一样。他在《 关于“ 普洱韵 ”的省思 》一文中就写道:“ 普洱茶茶树的生长历史,其地气灵性的移动与变化,从汉朝的益州,移向唐、宋期间的银生城,明朝渐向点苍山,清朝走入普洱府,民国初年在易武茶山,20 世纪五十年代在滇南地区六大茶山,直至 2000 年移至班章,2010 年转往西移在冰岛、昔归 …… ”

1993 年,邓时海在下关茶厂参观

他认为近 10 多年来,茶山版块已经慢慢转移到了临沧地区。而临沧茶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太多传承有序产品,只有一款“ 福禄贡茶 ”。所以他从 2006年开始,就在临沧的凤庆的凤山一带,觅得一片古茶山,以传统的普洱茶古法工艺,每年制作一批茶,一生一熟,生茶取贡茶“ 福禄 ”二字,称为“ 福禄圆茶 ”,熟茶称为“ 鸿运普洱茶砖 ”,每年做的量也不大。邓时海说:“ 也许我做的茶也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就是想一直做下去,为临沧茶留下一个传承有序的系列,并且能相互呼应,喝到新茶就能知道老茶的状况,喝到老茶就能了解新茶的状况。”

在不断的观察和研究过程中,邓时海发现,早年的福禄圆茶在陈化的路径和走向上和最具号级茶韵味的 8582,在风格上越来越趋近。

直到 2018 年他在《普洱》杂志《普洱茶档案故事(一)》专刊上的一篇文章《 8582 的天字号传奇 》中看到一段关于 8582关键信息的文字,文字提到 8582 的原料一部分来自临沧地区。他把这段文字的关键词解析成了 8582 的号级茶密码,而 8582 里藏的号级茶密码,也与福禄圆茶所体现出的特征一一对应对于邓时海先生如此细致,逐字研究《普洱》杂志,我们真是倍感鼓舞。在整个普洱茶市场都在鼓吹山头纯料的时候,老一辈的茶人还在孜孜不倦地追寻普洱茶的传统工艺,是因为有那么多珍贵的老茶,如璀璨的星辰在前面指引着。对于一个制茶者来说,如果不去了解、研究老茶,无异于割裂普洱茶的历史。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0年10月刊 文|黄贞贞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1499219335797981.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