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易武白沙河与茶王树普洱茶的差距有多大?
2020年02月01日

易武白沙河与茶王树普洱茶的差距有多大?

之前写白沙河的文章里,我分享过一个小故事:刮风寨拥有白沙河的茶农普遍认为“三年白沙比茶王”,即:仓储三年的白沙河与茶王树品质相差不大。关于此,我也做过相关的解释, 毫无疑问,这句话有营销的嫌疑,因为就个人主观感受和仓储下来的经验看,无论新茶还是有一定存期的两个片区,其差距都是蛮大的。当然,个人也曾说过,这句话也表达了两层意思:1. 白沙河与茶王树的品饮体验有一定的相似度;2.白沙河的后期转化是值得期待的;

关于白沙河转化的内容,我们以后再说,今天先谈一下:白沙河与茶王树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想要谈这个话题,因为今年起码有超过10个以上的茶友和我说过:喝不出白沙河和茶王树之间的差距;或者白沙河与茶王树的体验相似度太高了,为什么茶王树比白沙河贵那么多……等等。搞清楚两者的差距,分两个部分:相同点和不同点。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白沙河与茶王树新茶的品饮体验相似度高?

首先,两个片区皆是刮风寨细分出来的森林片区。所以起码有两点是相似的,一是易武森林茶独有的森林气息;二是刮风寨片区独特的山场风味。所以无论新茶老茶,品饮体验中,必然有部分气息是相似的;其次,以往的文章里,我曾深度总结过两款茶:白沙河是一款“记忆点一般,但内质极佳的茶”,茶王树则是“记忆点丰富,内质顶级的茶”。(稍作解释:记忆点,就是品饮过程中容易形成记忆的部分,比如滋味、香气、回甘生津、山场风味等等;内质,则是一款茶品饮过程中展现出的汤感、水路和劲道等。)

单看上面一句话,白沙河与茶王树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那为什么大家还是会觉得二者品饮体验相似呢?原因一:我们不能忽略了,白沙河新茶记忆点确实一般,但该有的滋味、香气、回甘生津、森林感是一样不差的,只是新茶的表现力稍茶,达不到那种很深刻的记忆;我们说茶王树的记忆点丰富,可是新茶的茶王树该有的香气、滋味、独特的山场气息,其实没有完全表现出来。比如,业内称茶王树处于易武蜜香带、花香带和原野香带的交界地带,所以其品饮体验中是能捕捉到蜜香、花香和原野香的。但事实上,要捕捉到类似丰富的香气需要一定的仓储时间,昆明仓的情况下,可能要一到两年左右的时间。如此平均一下,二者又同出刮风寨,本就有相似的地方;加之对茶汤内质判断不敏感、不准确的茶友,很难察觉出两者的不同点,所以觉得二者品饮体验相似,也是正常的。

| 白沙河与茶王树的差距一:从源头说起以前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大家品饮时空、冲泡等不同,虽然喝的是同一款产品,但呈现的体验感可能会大相径庭。所以最开始,我都是从山场、原料和转化的层次给大家解读的。比如,虽然都是森林茶,但茶王树茶园的森林感客观而言是要更好的。茶王树与寨子的距离更远,且都是原始森林阻隔,人为干扰更少,故森林感更好;再比如:茶王树是典型的小叶种,白沙河更类似中叶种,从个人认知角度,茶王树的水路是要更细腻的;当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以往写的文章:刮风寨白沙河: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小产区!全网最细解读——刮风寨茶王树!

或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存放,存个2年以上,高下立判。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易武的森林茶,其山场风味都是需要时间沉淀才会愈发清晰的。比如茶王树的蜜香、花香和原野香,当年新茶是很难三香兼备的,但经过一定存期的转化,确实能感受其香气层次的丰富的。而白沙河的后期香型则是易武片区典型的蜜香、野蜜香;从香气丰富度上,茶王树是远远超过白沙河的;但毫无疑问,这种解释不直观,更像是推理的,所以我又实践了第二种方法,并有效总结了白沙河和茶王树品饮体验上直观的差距。

| 白沙河与茶王树的差距二:对冲没错,就是尽可能多的控制变量(比如投茶量、冲泡方式、用水、水温等等),两者对冲,这样更能直观的反应二者体验感之间的差距。直接给结论,大家去试验,白沙河与茶王树新茶时的差距有三点:1. 无论对冲,还是先后冲泡,茶王树的品饮体验可以将白沙河的体验完全盖住。换言之,两款茶喝完之后,最终留在口腔、身体里的感觉是茶王树。这里说的“完全盖住”,指的是所有品饮体验,这一点大家可以去仔细感受一下。2.茶王树穿透力的留存度明显优于白沙河。首先解释一下,何谓“穿透力的留存度”。我们曾解释过,穿透力是分为“即时性”和“滞后性”两个版块的,之前有描写过易武顶级森林茶较为典型的穿透力表现:汤于舌底成团,团感入喉清晰,炽热感自喉咙沿食道穿胸而过,直抵腹部;自此喉间、胸腔、腹部皆有持续的热感;随着冲泡的开数增加,热感会曼延至全身,一泡茶喝下来,身体有通透!

前半句就是穿透力即时性的表现,后半句即穿透力滞后性的表现,而穿透力滞后性的表现,可以理解为穿透力的留存度。当我们喝茶王树和白沙河时,我们能明显感受二者的即时性表现是相差不大的,喉咙、食道、胸腔、腹部可以感受到茶汤的运动轨迹(皆有即时性的热感表现),但茶汤入腹之后,回过来的“持续热感”,茶王树的表现明显更持久。从穿透力的角度,茶王树带给身体的通透度是要更清晰的。

3.冲泡至尾水时,白沙河的两颊还是会有些许涩感,虽然涩感弱到不影响茶汤的整体品饮,但茶王树于口腔内壁是感受不到的,二者相同之处就是:舌面上都会产生带“沙质感”的野蜜甜式回甘!从这几个角度看,白沙河的口腔愉悦度是不及茶王树的。

最后分享关于山头茶的品饮,个人一直奉行三大原则:1.山头茶是一个常识大于知识,入行门槛很低,但天花板很高的行业,所以拥有并不断完善自己的品饮体系非常重要;2.不管是蜚声四海的名山,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山头,本质都是喝品饮体验,必须遵从身体最真实的反馈;3.山头茶从来一分钱一分货,没有性价比,名山古树贵有贵的道理,如果你不知道贵在哪里,要么你喝到了假的,要么你还没完全喝懂。

来源: 半文 山头古树茶半文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1206190538451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