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喝普洱茶的茶友,尤其是喝普洱茶中老期茶的茶友,过去几年来,如果您有留意到,那么普洱茶中老茶售卖商家言必称干仓,且是昆明干仓。
可事实上,昆明干仓的老普洱茶,少之又少。只在部分茶客手里,在部分国营茶厂老职工手里(不过数量少),在部分茶商和大厂的经销商手里(同样数量也算少)。当然也不排除本土的土豪20多年之前就有存茶的意识,自建的仓库,类似于小博物馆的规模。
在过去,云南本身就不是普洱茶的销售区和消耗区,而是茶树生长种植和原料生产区,它的集散地是茶厂和茶农对接的毛料集散中心,它的大宗商品交易和销售权限是国营茶厂,负责统购统销,基本是对外出口创汇,或者是南方广交会上才是它的交易中心。
昆明的很多茶城都是零几年以后如雨后春笋般初建的,很多茶商也是在这个时候慢慢地进入到了普洱茶这个行业。不论是从意识层面,还是资本层面,云南都缺少大规模的中老茶仓储数量。所以,在昆明有的老茶,几乎就是介于中和老的,十几年二十年左右,这些仓储年份是随着普洱茶在大陆的发展同步的,2000年—2003年左右为起点。
后来销售普洱茶中老茶,不再是言必称昆明干仓,因为大家发现东莞仓也不错,发现港仓也不错,也知道了很多人对仓储是辩证性地看待的,有人喜欢海外仓,只要储存得好,或者只要能够适应得了不同的仓储风味气息。
后来的后来,也不再说是纯粹的昆明干仓,把范围再扩大了一点,说是云南的仓储,因为茶商通过十几年经验的总结发现,普洱茶不离开云南,能相对的降低仓储的风险和成本,而在云南范围之内的干湿度分明的两地移动仓储,也发现不仅能够稍微的加快普洱茶的转化速度,而且可以做到仓储气息的相对不杂。
云南的仓储,对于全国来说,排除北方部分地区之外,是相对的,可以说是干仓,因为相对干燥。但是云南的气候是立体的,垂直的,分明的,有变化的,昆明干燥,确实很干仓,云南其他地方如版纳,热带雨林,它也算是高温和相对的高湿,有利于普洱茶的快速陈化,云南排除省会城市昆明之外的其他州市县,也是介于干和湿,非常有利于普洱茶的存放。
现在的普洱茶中老期茶,广东仓,海外仓(比如马来西亚仓),香港仓,云南仓,昆明仓,北方仓等等,只要储存得好,虽然转化速度不一,拥有不同的地域仓储风格气息,只要大家能接受,各花入各眼,好像对它的包容性蛮大,当然前提是这个茶是没有霉变的。
现在的市场,消费者对普洱茶是更具有开放性的,他只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没有过分去比对仓储之最。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从过去几年来对昆明干仓存放普洱茶的认识,有了一点新的变化,也许是对同一个概念的不同描述,但这种不同的描述,我在过去几年里,从来没有想到过。
过去几年,我们对昆明干仓中期茶的总结,无非就是香高味甜,或者香高气扬,也许保留着一定的涩感,它的润滑度没有其他仓储地好,它的转化度一定也是非常的缓慢于其他地方。这是昆明仓普洱茶的味觉感官层面。在视觉层面,它的叶底还泛着青绿的,20年左右的茶,茶汤色,橙黄,金黄,黄,如果是橙红,而未达到纯粹的红,是转化程度相对到位了,而且也许它的前面仓储地不在昆明,而在版纳,或者云南其他地方。这都是昆明干仓的特点。
但是如果再用另外一个词去形容,纯粹的,纯正的,未存坏的,具有可转化潜力的优质昆明干仓普洱茶,它的一个形容词绝对不能缺少,那就是“干净的”。
这种干净就是味清气纯。这种干净是非常纯粹的洁净的气息。没有外源性的气味干扰,比如没有腐、霉、潮、沤之气,它的所有的香型、气息都自然而然的,自己陈放转化出来的,还原和释放茶的本味真香。
这种怎么说呢,就像一个演员,还没有被娱乐圈污染的那种感觉。所以,干净,是我对昆明仓普洱茶的新看法。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