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古六大茶山与新六大茶山,究竟是如何划分的?
2020年02月01日

古六大茶山与新六大茶山,究竟是如何划分的?

 一山一味,千山千韵。在茶客心中,“六大茶山”是普洱茶绕不开的经典话题。但你知道吗?六大茶山竟有“古”与“新”之分!它们的划分不仅是地理疆界的标识,更是普洱茶历史与文化的缩影。
地理分界以澜沧江为“界碑”古六大茶山与新六大茶山的划分以澜沧江为天然分界线。古六大茶山位于澜沧江西北岸(江内/江北),涵盖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曼撒六座茶山。
新六大茶山则分布于澜沧江西南岸(江外/江南),包括南糯、南峤、勐宋、巴达、布朗、景迈。这一划分源于清代行政管辖的差异:澜沧江以东的茶山隶属普洱府,文献记载较早;而江西岸的茶山长期归属车里宣慰司,直至民国才被广泛认知。
历史更迭从清代到现代的变迁古六大茶山的记载见于清乾隆年间的《滇海虞衡志》,后因战乱、瘟疫等因素,曼撒逐渐衰落,邻近的易武逐渐成为贡茶核心产区。
新六大茶山的命名则源于发现时间较晚,而非茶树年龄。其古茶树资源丰富,如景迈山拥有千年万亩古茶园,布朗山的老班章更是普洱茶界的“顶流”。
风味差异江北茶柔和,江南茶浓烈澜沧江的天然屏障导致两岸气候、土壤差异,塑造了“江北茶细腻柔和,江南茶野性浓烈”的独特风格。
清代普洱府仅管辖江北六山,而江南茶山因行政归属未被官方记录,直至近代茶商深入勐海,江外茶山的价值才被挖掘,“新六大茶山”之名由此确立。
古六大茶山的传奇在2025龙润茶·峰范中得以延续该茶品精选古六大茶山头春古树茶青由40年制茶大师监制,遵循传统晒青工艺最大程度保留山野气韵与活性赋予后期转化无限可能
倚邦山贡茶之巅,暗香浮澜倚邦山雄踞勐腊县澜沧江东岸,曾是明清皇家贡茶的核心产地。高海拔云雾滋养,茶汤入口幽兰香与蜜香交织,回甘迅猛如泉涌,承载着茶马古道的尊贵基因。
莽枝山古道遗韵,野韵花香毗邻孔明山的莽枝,千年前便是茶马贸易重镇。险峻地势与原始生态孕育出独特的茶叶品质,茶汤初尝微涩,转而化为山野花香与清甜,饮罢余韵如长卷舒展。
革登山
茶王故地,甜润天成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小的革登,因“茶王树”传说闻名。茶汤苦涩与清香交织,茶汤甜润如蜜,山野气韵澎湃,饮后齿颊生津,似踏足雨林秘境。
蛮砖山梅香秘境,绵稠暗香传说诸葛亮埋铁砖定名的蛮砖,古茶园保存完整,土壤肥沃。当地古树茶以标志性梅子香著称,回甘绵长,体感通透,陈化后茶气磅礴。
曼撒山茶中皇后,蜜香柔甜曼撒山后以易武之名冠绝天下,清代贡茶辉煌至今。其茶汤柔滑如绸,蜜香与幽兰香缠绵,微苦化甘间尽显“香扬水柔”的茶后气度,陈化潜力卓绝。
攸乐山基诺图腾,雨林灵韵唯一坐落于景洪基诺乡的攸乐山,是古茶树基因库。基诺族世代守护的原始森林中,山野花香与蜜甜交织,汤感柔润似玉,回甘迅猛清凉,饮后心神俱澈,如沐山风。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120619053845116.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