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你知道古代怎么存茶吗?现在该怎么保存?
2020年02月01日

你知道古代怎么存茶吗?现在该怎么保存?

 不少茶友在后台问龙园君:雨季又来了,天气潮湿,如何合理存茶?茶叶的存放,关系到茶叶品质的最终呈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的存茶智慧以及现在该怎么保存茶叶。
古人没有空调,没有抽湿设备,没有干燥剂,更没有铝膜密封袋……他们是怎么保存茶叶的呢?
让我们先“回到”古代中国开辟饮茶盛世的唐宋时期去看看:
唐代
唐代韩琬的《御史台记》写道:“贮于陶器,以防暑湿。”说明唐代储茶用的是陶瓷,也称为“茶罂(yīng)”,其形“为鼓腹平底,瓶颈为长方形、平口”。一般用来装散茶或者末茶。
贵族则喜欢用上好的丝质织物来贮茶,通常缝一个茶囊,内附夹层,更有利于贮存;或者将茶饼层层包裹,用时再取。
宋代
宋代赵希鹄在《调燮类编》中谈到:“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每用,拨灰开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再无蒸灰。”
宋人先将茶叶放入瓶子里,以十斤为量;然后每年烧大量稻草成灰,填入桶内;将茶瓶放在桶中,四周被草灰覆盖填埋;喝的时候,拨灰开瓶,取茶少许;取完茶后,再保持原状。这里稻草灰起到了去湿防潮的作用,想必这样的茶叶,保鲜效果一定不错。
明、清
到了明清时期,散茶开始在茶叶品饮舞台上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关于存茶开始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以及更加完备的方法。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茶的保鲜和贮藏归纳成三句话:“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就是说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忌异味。
同时,明代还发明了将茶叶和竹叶相伴存放的贮茶方法,也称陶罂贮茶法,可同时存数十斤之多的茶叶。先将干竹叶编成圆形的竹片,分层置在陶罂底部;之后竹片上放满茶叶,再放数层竹叶片,后取宣纸折叠成六、七层,用火烘干后扎于罂口;最后上方再压一块方形厚白木板,以充分隔离潮气。
在同一罂中贮藏不同品种的茶叶,则称为“品司”,这种储藏步骤虽然繁琐,但是可同时存数十斤茶叶,其质量也是相当有保障的。
清代,这类陶瓷茶瓶则更进步深受爱茶人的青睐。除了陶瓷材质,茶叶罐还有金属材质的,以锡制最为常见。虽然古代科技、条件对比现代落后,但人们对茶叶的保存,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这些细致入微的存茶方法,无不凝结着古人的大智慧。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各类现代设施的涌现,存茶显然已简便了许多,注意几个要点,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避光,使用遮光窗帘,避免阳光直射。
密闭环境,量少可用密封盒、密封袋,量多用原包装加上纸箱,门窗紧闭,但适当通风。原包装尽量不要拆掉。
茶叶须离地离墙,保持干燥,使用干燥剂或者抽湿机,湿度保持在40%~70%之间,绝对不能超过70%。
温度不能过高过低,尽量保持在10℃~32℃之间。
避免各种异味,如油烟、樟脑丸、化妆品等。
纵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太过随意,只有用心去对待自己喜欢的茶品,合理存放,才能得到最佳的享用口感。
来源:龙园君 龙园茶业几棵树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m.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