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藏普洱茶“妙在透与不透之间”
2020年02月01日

藏普洱茶“妙在透与不透之间”

一、常见藏茶器皿的透气性

藏茶器皿为密封的:各种金属器皿、高温瓷器、上釉高温陶、塑料袋等不透气。

藏茶器皿为密封的:宜兴紫砂罐、低温烧制的低目数土陶罐、竹编器皿太透气。

藏茶器皿为密封的:建水紫陶罐、高目数高温陶,透气性适中,介于透与不透之间。

这里要重点说明的是紫砂、紫陶的透气性。透气性与烧制泥料的目数、烧制温度有关。

目数是用来表示泥料粗细程度的概念,一般定义为1英寸x1英寸的面积内有多少个筛网的网孔数。同样大的一块面积,筛孔越多,目数就越大,筛出的泥料就越细。

紫砂目数通常为40—80目,泥料粗、含砂,烧成温度为1100—1200度;紫陶目数一般为200—300目(高的可到400目),泥料细,烧成温度为1100—1250度。

泥料的目数越低、泥料就越粗糙,成品也就越透气;反之目数越高,泥料越细腻,越不透气。

紫砂的目数很低、毛孔粗糙,当然太透气;紫陶目数偏高、泥料细腻,透气性适中,介于“透与不透之间”。

二、藏茶经历

历史上,存普洱茶不会以散茶方式进行,那样香气和滋味会散得快,必须压制成“团茶”、“金瓜贡茶”、以及饼、砖、沱茶,还会进行笋壳包装,这样能更好的锁住香气滋味。当然,这么做也有方便运输和保障茶叶品质的因素。 老祖宗的“笋壳包装”,可以说是茶叶仓储的一大发明。业内懂行的人在茶叶仓储量大时一定会选笋壳包装封纸箱而不是其它甚至不要笋壳。笋壳能一定程度的隔离空气、锁住茶叶香气滋味,但不隔绝。茶叶压制成形和笋壳包装封箱,都是在降低茶叶的透气性,使透气性处在透与不透之间,较好锁住茶叶的滋味香气。茶叶存得好,打开笋壳会闻到迷人的茶香。

我在二十年前开始上景迈山、开始买茶存茶,有用多种器皿藏茶的经历和经验,对器皿的透气性与藏茶效果有所感悟。

起初,买几饼或一袋散茶,存放土桥(思茅城边)烧制的陶土罐内,后来发觉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没了,相反还有股泥灰味,用手在罐内壁擦试,手上还沾有灰尘。土桥烧制的是生活陶,烧制温度低、陶土目数低,太透气,达不到存茶要求。盛易祥。

后来听说宁洱的般海村有烧制土陶上百年历史,便买来存茶。般海的土罐温度烧得更高、颜色更深,但还是太透气,存下去一样丧失茶叶的滋味和香气。

2006年左右,有好友送来一罐易武茶,瓷器罐装、李开基后人制作,我一直珍藏封存着舍不得喝,也想看看“越存越香”是什么效果。直到有一天,和朋友吹嘘说藏有一罐好茶,决定择日试喝,结果大失所望。茶汤滋味发酸,和当初滋味大相径庭。我知道,茶没问题,问题出在瓷器罐,不透气,造成茶叶变酸。

茶叶市场里卖得多的是宜兴紫砂(以后简称紫砂)罐,也买来试过。紫砂目数太低,太透气,存生茶香气、滋味也不行,存熟茶还可以,紫砂做的壶做泡茶器泡老茶不错。

随着收入的提高和对普洱茶收藏信心的增加,存茶数量单位从饼逐步发展到提和件。这时仓储方式的选择就是将茶叶压制,笋壳包装后放入纸箱封好,离地、离墙,避光、避潮湿,不能太通风透气。笋壳包装加纸箱封存,透气性适中,是大量存储茶叶的常态,若外部条件控制得好,茶依然可以存得很香。

十多年前去建水,买回一建水紫陶(以后简称紫陶)罐,放入08年制作的景迈散茶。那是一罐很珍贵的景迈山布朗王子苏国文制作的“茶魂茶”,直到现在还留有香气,可惜量少没有压制,不然香气会更好。

我在一家茶店曾做过一个实验,结果改变了他们错误的认知:藏茶紫砂好、紫陶不好。 找了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罐,一个宜兴紫砂,另一个建水紫陶,里面放同等数量同样的茶,存放一定的时期,然后闻其香、品其味。开头的一个月差距不明显,两三个月后揭盖闻香,紫陶很香而紫砂很淡,开泡也是如此。这说明透气性适中为好。

三、藏普洱茶“妙在透与不透之间”

收藏普洱,考虑两点:品饮价值和收藏价值。既要考虑茶叶好喝、品质好,尽量留住茶叶的香气和滋味,又要考虑仓储是否利于茶叶后期的转化和品质的提升,使茶叶更具品饮价值和收藏价值。

收藏普洱,讲究两点:恒定的温度和一定范围内恒定的湿度。恒定的温度有利于茶叶的发酵,通常来说20——30度左右是最适宜的温度,若温度浮动较大,或温度过高,会使得茶叶发酵变快,口感变酸;另外是一定范围内恒定的湿度。好的普洱茶都讲究要“干仓”存放,“干仓”就是指在干爽的环境中存放,忌湿。当湿度超过75%、含水量超过14%时,茶饼会很容易长毛、发霉。但也不可太干燥,当茶饼含水量低于7%时,微生物变化基本消失,所以也要有一定的透气性和湿气。

收藏普洱,我们知道:除了茶叶存储的小环境(内部环境)还有大环境(外部坏境)。茶叶存在罐内是小环境,罐外是它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温湿度的变化会引起内部环境温湿度的变化且器皿不同引起的变化不同。举个例子,同样的紫砂罐存茶,在昆明(干燥)可能没问题,放到广东(潮湿)可能会出问题。

- 我经常去外面喝茶,见过各种各样的藏茶方式。为了追求茶叶的品饮价值,有把茶叶存放至不透气的马口铁盒内、瓷器罐内、玻璃罐内锁香气和滋味,甚至还有存至真空状况的。这样做,暂时留住茶叶的香气和滋味,长远则失去茶叶的收藏价值。

普洱茶在后期存放过程中是需要氧气存在的,需要有一定的透气性。这样,茶多酚与活性酶才能发生氧化反应,使得有益菌得到快速的繁殖,促进茶叶的转化。 既然要透气,透多了如何?用透气性强的紫砂藏茶会不会更好?我的答案是:紫砂目数太低,具双向透气性且透气性强,外面的湿气很容易渗入,如果是在湿度大的地方、特别是梅雨季节,湿度超过75%、茶叶含水量超14%时很容易长毛、发霉,更别提香气了。

建水紫陶罐是藏普洱茶的绝配。我看过一篇测试报告,标题是:紫陶茶缸相对恒温恒湿性对比实验,测试单位为:云南省认证认可协会建水工作站。实验是在建水紫陶缸内外各放一个温湿计,用以观察一天时间缸内外温湿度的差异变化。从数据看出:缸外湿度在一天时间内,从28%到86%上下之间波动时,缸内湿度始终保持在66%—68%之间。

实验说明: 紫陶罐存茶有恒温恒湿作用,能一定程度屏蔽外界的温高湿,既使茶叶在雨季到来不至发霉又使茶叶不易温度过高而发酸。建水紫陶,“在透与不透之间”这种透气性,非常利于普洱茶的存放,既能锁住茶叶的香气滋味,又给茶叶后期的转化提供良好条件,是藏普洱茶的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