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瞄准经销商的招数为什么失灵了?
2020年02月01日

瞄准经销商的招数为什么失灵了?

大部分茶客,拿到两款茶,其中一款茶,品牌大,寨子名头大,包装豪华,宣传攻势大,手机一搜,信息铺天盖地;另一款,寨子一样,包装简单,小茶商制作。

这样两款茶,价格一样,茶客相信谁?

另一个场景,一个茶客的亲戚收的茶,一个是品牌茶,寨子一样,茶客相信谁?

 按道理,一二线品牌和茶商比,优势绝对,资金、收茶规模、经销商、广告投入等等,那收同样的山头,应该是大品牌口感,价格占绝对的优势。

但是,事实上呢?

先说一个笑话。

一个茶厂的老板对文化人说,现在愁啊,账上躺着几个亿花不出去。

说这种话的公司,一是董事长脑子里有水。二表示,这家公司实在没钱了。。。要是放在5年前的地产公司,这点钱不算啥,茶叶行当,除非做赌盘的,杀到大猪,赌到大盘。做消费茶的,货赶货,几个亿的库存倒是有可能的。

。。。

钱荒——是这个行业的特点注定的。

做品牌的,琢磨的不是消费者,琢磨的都是经销商的口袋。

第一拨行情的时候瞄准的是大藏家,100件货,两三个人就分掉了,一个行业都是一个货,要么7542,要么7572,版型版面,料子,饼形,甚至价格都差不多。而且当时还都是大件,30公斤装,吃量就惊人。

大藏家被杀败后,集体钓的是渠道商,藏家不藏货了,经销商藏货,比的是库存富贵,反正厂家年年涨价,库存就年年翻番。

一个品牌,在云南市场,广东市场消失多年,突然说在北方招商了上百家,让人莫名其妙。厂家的办事处纷纷成立子孙公司,然后,库存就变成了销售额,营业额凭空变大几百倍几千倍。。。

这样的故事层出不穷,大家都生产不喝的茶,瞄准的都是潜在的经销商。。。表面上,随便一个终端市场火一点的品牌有好多店,越是店多越是要加盟,其实,任何品牌都有边界,好卖的品种不过一二。你明明看见一些号称的古树坊,收的就是台地,经销体系却是一年翻一个跟头。大家都莫名其妙,这茶到底是不是拿来喝的?

问题出在哪里?

某企业做一组茶,包装采购1000万,茶叶成本300万。到底是让茶赚钱,还是让包装赚钱?

你会不会觉得匪夷所思,问题茶行业就有好多人这样干,本末倒置。

多年前,一个集团老板聘新人,宣传渠道2个亿投入,新模式,新营销,我听了一半天,无非就是换包装,能起什么浪花。果不其然,包装投入花了几千万,半年不到,销售垮台,老板一直到处抓跑调的总经理,其中的猫腻可想而知。

这成本反馈到市场就是包装一流,品质末流。

其二,越大的企业,股东成分越复杂,老板倒腾毛料给自己的公司,公司欠老板毛茶款一个亿,成本不超过1000万。反正,按照这样的算法,我那一栋楼茶怎么也得值100亿。

产值就是这么被放大的。

其三,自己的公司间内部倒腾成品,母公司卖给子公司,孙公司,母公司赚一道,子公司赚一道,孙公司再赚一道,看上去是内部的财务流转,外人哪里会清楚?反馈的都是天文数字,即使是内部次一级的高管也未必明白其中的玄机,市场的牛皮也就越吹越大,招商队伍也就越来越膨胀,经销商也拼命加盟。

要是一个团队用心都是在造假上,那就百无禁忌。

来源:吴疆说普洱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14052416435941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