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茶人在一起喝茶的时候聊些什么?
2020年02月01日

茶人在一起喝茶的时候聊些什么?

喝酒的时候聊的不一定是酒,哪怕是酒也是整个话题,或者很多话题中的占比不到1%的偶尔的点题一下而已,而当此情况下一般是有好酒佐菜的时候居多,比如桌上有名酒如茅台,有农家酒如当地老农酿制的纯粮食酒等等。

同样,喝茶的时候也不一定聊的是茶,当此情况下,茶酒一样,都只是聊天中的个媒介。

那么我今天也想聊一聊跟茶无关的一些话题。

前些日子,我在茶城喝茶,茶桌上有两位老大哥,两位相识多载,是老朋友。他们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聊小孩,聊童年时期村里面的人间温情。尤其是,聊到以前村里的那种礼尚往来的人间温情,现如今荡然无存,老死不相往来。他们说现在村子扩建了,变大了,每户人家的门都关着,以前的故旧,有的家不知道在哪儿,哪个方向,知道的也不好意思去敲门拜访了,好像大家之间变得陌生疏远了,瞬间觉得人情味变淡了。他们谈到以前村里面的院子里呀,大家都很穷,你家没强我多少,我家也没强你多少,安贫乐道,相安无事,鸡犬相闻。现在呢,整个社会阶层分化,贫富悬殊拉大,社会看上去是在进步是发展了,物质生活是变得丰富了,但是人的幸福感降低了。

听他们一通牢骚闲聊。我想到了两个事。

第一,有句话,说的很透,“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真的是人间至理名言啊,人的幸福感有时候来自于比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幸福感差不到哪里去,但是比的太过于悬殊,又觉得差了人家大截。人类所不开心的并不是自己拥有的很少,而是觉得财富分配不均。

第二是商业社会的到来,必然的,把农耕时代的一些人间温情给冲淡了。为什么呢?商品服务社会,金钱是所有商品和物质交换的通用媒介,要干什么事,只要付钱请小工,就可以不必付出“可怕的人情债”,需要什么服务,只要付费就可以获得。但是农耕社会它不一样,它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微缩版的小型社会,需要什么,有可能是自己亲自操劳,比如想吃瓜自己种瓜,想吃豆自己种豆,想吃肉,自己养家禽牲畜等等。

这是第一点。很多的食物可以通过自己去动手而获得。他们付出的是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汗水,其中可能没有直接的涉及用金钱的交易来获得最终的实物。

第二点,农村(农耕型社会)它所面对的是大自然,比如土地山川河流树木,大自然是人力所难以抗衡的,必须集体劳作才能去征服,比如开荒,比如丰收等等,这其中必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相互帮扶,以人情、以人力作为“债权与债务”之间的关系,为交换的筹码,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帮你,我需要你的时候你也会帮我,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这就必须频繁地相互走动,礼尚往来,逐渐的,人情味就浓了。而且在农村,它又是一个宗族社会,很多人关系的维持,不仅仅是人情,还有血浓于水的血缘,是故,人与人之间捆绑的很深,自然而然的感情就生出来了,这是农业社会,农耕社会,必然尔然的产物——一些人类誉之为美德的东西,礼尚往来,互帮互住,团结协作,尊老爱幼,等等。

但是现代的商业社会、商品服务社会,契约关系,正在瓦解,农耕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一些美德。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难以改变了的。人与人之间,既然你不需要我,我不需要你,我困难的时候也不会来向你求助,你困难的时候,我也没有义务帮助你,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胞,毫无血缘关系,而聚集在同一栋大楼里,虽咫尺近邻,但却是真真正正的陌生人。城市文明,看似把人类聚集了在一起,但它却在无数栋高楼大厦间,在那钢筋混泥土的方寸之地,划下了一道无形的人与人之间的鸿沟。这道鸿沟,既是语言之间的距离,也是人情之间的距离。

时代的发展不可逆,社会的发展不可逆,回不到过去,只能珍惜当下,珍惜亲情,珍惜友情,在陌生的城市人群之中,遥寄人间温情。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140524131545243.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