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开始,已经熬了4年了。
2020飞出一只黑天鹅,打乱了市场供应链。2021年,春茶虚火,茶农赚,茶商亏,也算热闹了一把。
2022雨水不给力,靠天吃饭的行业,春茶凉,一年都痛。2023年,茶叶品质好,春茶还不错。但终端茶叶又难卖。马上2024,市场会有所改变?
看普洱茶市场:不能局限于去年价格涨了多少,今年行情又如何。而是应该在宏观上,理清普洱茶表象背后的市场经济链。
如此,便能对短期内的市场行情,做出基本的判断。
- 01 -普洱茶当前形势
目前,大到世界经济,小到一个产业。
所谓发展,都是:分流产能,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下,石油、矿产、水泥等大宗产品,甚至粮食都是产能过剩。然而,新的工业革命又没有到来,这么多东西消耗不完。互联网红利,只有中美获利。其他国家,2008年以来,一直在原地打转。
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出现,庞大的产能,就像河流里排不出去的泥沙。大家一起在里面打滚抢食,痛并无奈着。当下的普洱茶,正是这样。
普洱茶产能
2005-2007年,普洱茶出现第一波库存,品质好的,已经是高品质老茶了。品质不好的,只能永远堆在仓库。
真正关心的,是山头茶时代的库存。2009年,古树茶的高端品饮价值被发现。极大的树龄,超高的品质,一个全新的品饮世界,就此开始。
真正的冰岛老寨,老班章等名山古树茶,因为极高的品鉴体验,古树茶市场才会快速扩大。
而且,相比2005-2007年的普洱茶,2009年后的山头茶,工艺、卫生情况突飞猛进。
全新的增量市场,2013年,山头茶达到一个小高潮。2009-2013年,普洱茶几乎没有库存,都被市场消耗完了。
2014年下半年,普洱茶行情走低,加上毁林种茶,产能逐渐形成。
2014-2018年,云南普洱茶累计产量65万吨,累计库存35万吨左右。2019年,产15.5万吨,内销10.55万吨,出口0.28万吨。库存4.67万吨。2020年,又新产了16.2万吨。加上2021年的新产量。
最保守估计,40万吨库存,毫无悬念。这些茶叶,垃圾茶有,但原料生态,品质不错,用来品饮的好茶也很多。
几十万吨茶叶库存,就长远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绿茶每年的库存更多,只是市场庞大,被分流了。
但是,这两年,普洱茶的库存突然大量流向市场了,很多小微茶企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前些年,被掩盖的库存问题
库存一直都有,前几年之所以没暴露出问题,是因为有茶山(春茶)这个经济增长点。
2016年后,市场流行茶山行,大家去茶山旅游,传播古树茶的价值。茶老板们跑到茶山,围绕着茶山这个蓄水池,大家一起吃香喝辣。
但是,当新茶价格达到一个顶点,价格涨不动。或者客户绕过茶商,直接找茶农订货。茶老板在山上赚不到钱,为了生存下去,只能把以前的茶叶拿出来变现。
于是,原本囤积起来的产能被放了出来,就有了这两年风风火火的直播间开仓放漏。
大量的中期茶涌向市场,都是茶山这个经济增长点遇到瓶颈之后,行业在内卷中释放产能。
今年,终端市场竟比2022年还难做。严格地说:是实体和传统电商难做,直播等新电商还是不错的。
其实,普洱茶的消费市场,每年都在缓慢扩大。该消费的还是在消费,该买茶的还是在买茶,消费一直都在。只是,客户由线下变成了线上。
加上大量库存流入市场,一些原本艰难的线下高成本运营的小茶企,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消失在市场了。
这七年的普洱茶行业,串成一条线就是:
2016年后,在山上炒山头很赚钱,表现出来就是:几十万的茶王树拍卖。
但是,茶山原料上涨后。以2020年为分界点,蓄水池功能减弱。
短视频和直播红利到来,新电商出现,很多茶老板转到直播间卖库存。茶老板一起开仓,中期茶放水太快,把高成本的终端实体店铺冲掉一批。所以,很多小茶铺被迫倒闭。
这一切的本质原因是:普洱茶在古树茶这个品饮市场之后,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库存过剩,在茶山不再红火的时候,大家都想放水变现。
水太大,有一部分现金流捉襟见肘的小微茶企,被淹了。
- 02 -普洱茶市场,没有奇迹
明年茶叶行情好不好?
在于能否解决困扰经济的两个问题:
能不能分流产能,或者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短期内,茶行业很难解决这两个问题。
分流产能
分流,其实就是把茶叶卖出去。而卖向市场,一靠出口,二靠内销,再有就是边角料的深加工。
普洱茶内销市场,每年10-12万吨。但是,在国内国际茶叶都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内销市场突然扩大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出口市场。1998年,普洱茶因为具有减肥功效出口到德国,当年卖了1万吨,可谓前所未有的火热。
但是,某些人抓住普洱茶的生产环境做文章,一篇污蔑,普洱茶彻底退出德国市场。
这些年,普洱茶的出口量,一直维持在3000吨左右,主要卖到港台,东南亚等华人聚集的地方。(2020年马来西亚投资爆满,出口猛增,这两年又回落了)
就市场而言,出口市场迅速扩大的可能性也没有。除非天降正义,又出现1998年的奇迹。
至于深加工的原料,云南茶山基础设施并不发达,把茶叶运出去的运费,都够从东部沿海采购绿茶等低端原料了。
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就是新的增量市场。比如2005年,普洱茶作为一个全新茶类,突然爆火。再比如,2009年古树茶,都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民间资本纵然再惧怕输给通胀,再喜欢四处投资。但古树茶之后,还有多少未被发掘得的美好?
真正能把普洱茶带入增量市场的,是工业革命4.0之下的茶叶深加工。未来,大健康产业完全有可能超越产业互联网,创造新的经济增长。茶叶作为最健康、最特别的饮料,或许能有所作为。
或者,茶叶深加工的产物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带来茶叶的工业化,那将是前所未有的增量市场。然而,广泛运用的那一天,还早着呢。
写在最后:
茶叶市场的运行规律,跟经济一样有相似性,没有突然的奇迹,正常情况下,也少有骤然的低谷。
市场行情,依旧是原有框架内的微调整:春茶上茶山,照样一起狂欢一起嗨,大家一起凑一把虚火。
春茶后下山,回到城里,独自卖茶,茶叶又难买。
终端实体店的生意,会更难做,守着终端茶铺,除去运营成本,日子越来越苦。
而且,由于大量中期茶走出仓库,市场竞争会更激烈,一些中小茶企,将毫无悬念地消失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