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山头总汇 > 云南二十个古树普洱茶区茶质对比(3)
2020年02月01日

云南二十个古树普洱茶区茶质对比(3)


国营勐海茶厂时期布朗山茶区初制所,包含布朗山与新、老班章,一年可收鲜叶三百多吨,大约可制成晒青毛茶八十几吨。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口感刺激性稍强,舌面与上颚中后段稍苦;上颚香浓味重,区别于班章茶。
链接:布朗山(江外六大茶山之一)
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濮人”后裔,远古的茶香在他们血脉里世世代代流淌。布朗族是布朗山最早定居的少数民族,元、清时期布朗山就成为布朗族的主要居住地。据说老曼娥村已经建寨1300多年;布朗族除了种植茶叶外,主要从事山地耕种,兼有少数水田;没有姓,只有名,实行的是母子连名制。恋爱结婚离婚比较自由。在宗教、节日方面,跟傣族大致相似,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节日也重新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歌舞流行唱赞哈,女歌手结婚以后就不能演唱。
布朗山乡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民族乡,西南与缅甸接壤。是勐海县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一个乡。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占勐海县总面积1/5,森林覆盖面积率为67%。全乡耕地面积54522亩,辖7个村委会,4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022人。人口密度特别低,每平方公里16人。粮食、茶叶和甘蔗为主要经济作物,茶叶面积15289亩,总产量226吨。
布朗山乡有栽培型的古茶园资源9505亩,均为普洱茶种。古茶园分布在班章村委会新班章、老班章、老曼娥、曼昂村委会帕点和曼糯,新龙村委会曼新龙和曼别,曼囡村委会和吉良村民小组。
古茶园主要分布在班章、曼昂、吉良三个村委会,海拔1300-1900米的山坡,有普洱茶和苦茶变种两类。
老班章哈尼村,113户475人,有古茶园面积4490亩,新茶园面积720亩。
新班章哈尼村,79户382人,有古茶园面积1380亩,新茶园面积320亩;新、老班章原是一个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老班章寨子周围及附近的森林中,森林植被大部分保存较好,海拔700-1800米,土壤为黄棕壤,部分地段为黄壤,平均密度为125株/亩,平均单产20公斤/亩。
老曼娥是布朗族村,128户614人,古茶园面积3205亩,新茶园面积852亩;古茶园分布在该村四周的森林中,海拔1300米左右,土壤为黄壤,古茶园密度为103株/亩,平均单产15公斤/亩。
曼糯布朗族村,112户540人,古茶园面积60亩,新茶园面积347亩。古茶园分布在寨子边,海拔1230米,土壤为黄棕壤。面积小,无森林覆盖,但茶树比较大。平均密度95株/亩,平均单产15公斤/亩。
10、班章山(布朗山系之一)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位于勐海县南方约六十公里路程,平均海拔约1700米。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只有旱湿雨季之分,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养分积累,是普洱茶的主产区。此茶品霸气十足,回甘强烈、持久!因为独特的味道,一直是普洱青饼中的王者,真可谓经久不衰,毕竟喜欢它的人太多了。就像寨子中的村民说的一样,原料只能出,不能进,所以保证了原汁原味的茶品。大家知道,老班章多是大树茶,地道的真实的“老班章”产量很少,茶品口感特殊,很有代表性『苦涩浓强』,茶气足,韵味丰富,回甘迅速,持久,叶底肥厚,品种特征明显。
班章山原属于国营勐海茶厂旧有布朗山初制所所在地,有新、老班章茶区之分。国营勐海茶厂于1988年于新班章现址,种植3502亩新茶园。栽培型的古茶园数千亩,主要分布在老班章、老曼娥等地。盛易祥。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本茶属老班章茶区。在云南大叶种中,与布朗山香型口感类似,然质较重、口感刺激性更强、舌面苦味最重者、香气下沉,舌尖与上颚表现不明显。
链接:老曼娥
老曼娥其实只是一个寨子,但因其周边的茶山茶树被人们看中,所以一直是普洱原料中的上尊,就像班章一样。当地名被人们记住,自然茶价也涨了,2005-2006一直处于上峰边缘,于班章的地位。
海拔与班章普洱的关系
个人认为海拔在1500左右的的茶叶茶气是最好的。——说到茶叶的茶气,我觉得应该是由海拔、气候、降雨量、土质,光照,纬度,生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海拔只是其中因素之一。版纳勐海茶区的老班章,纳卡,曼迈村寨所产的乔木茶,茶气都很好,而老班章茶的茶气据说最霸道,但是它的海拔却在1700米以上。
11、南糯山(帕沙山)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所在地。
位于勐海县东侧,平均海拔1400米。在傣语里面,南糯的涵义是“笋酱”。古代南糯山居民以哈尼族为主,族人将吃不完的竹笋制作成笋酱,为当时地方首领所喜爱,要求该山寨每年进贡笋酱,后来就把此山称作南糯山。
爱尼人(哈尼族支系)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代南诏时期,就开始定居南糯山。而在僵尼人定居南糯山之前,已有浦蛮人在此居住。浦蛮人即今天的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他们最早在南糯山上开始种植茶叶。目前南糯茶区保留着一千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应是一千多年以前布朗族所摘种、荒废遗留的茶园。
大叶种野生野放茶特色:香扬清甜、口感刺激性较高的代表性茶品;上颚中段舌尖甜香、甘韵在舌面中段,汤质滑口,涩度稍高。
链接:帕沙山
茶山勐海县境内格朗和乡西南方向,最高海拔1850米,平均海拔在1700多米,从地理位置上看,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据说130多年前,现今的班章老寨就是帕沙村民的祖先去开发并世代安居乐业的。帕沙山很大,绵延10多公里,北接苏湖,西接勐混镇的贺开,东与景洪市小街乡接壤,帕沙古茶园面积大,无论大寨、小寨都有古茶园,老寨有棵茶王树树围已达2.1米,被云南省茶科所命名为帕沙1号。帕沙茶山这个地名对爱好普洱茶的人来说一定很陌生,将帕沙山作为一个单独的茶山可能是詹英佩女士第一个提出的。在以往介绍勐海古茶山的书中,所有的作者都将帕沙归入南糯山的范围。但是据詹英佩作者的实地考察,南糯山和帕沙山都在格朗和乡辖区内,但隔山隔水各为一个村委会,南糯山与帕沙山两山相距30多公里,在地理上完全不相连,帕沙有5个哈尼族寨子,帕沙老寨至少有500年历史,是哈尼族在勐海县的另一个历史定居点。帕沙目前保存下来的古茶园至少还在2000亩以上。帕沙因在格朗和乡最高峰南山支脉上,山高路远,群山环围,涉足多他的人实在太少,从而没有得到媒体的关注,所以一直将它委屈的归属在南糯山名下。帕沙老茶山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植茶区又在1500米—1800米之间,加之这里植被茂盛,林下腐植物丰富,土地肥沃,茶树生长茂盛,萌芽期早,采摘期长,叶长肥硕,白毫显着,品质优良,茶性有如丽人一般的高雅,茶气有如清风一样的柔绵,韵味有如秀水一般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