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茶,一直以来,很多人遵守着科学的标准,也就是坚持普洱茶是熟茶,并标有保质期,这是科学规定的,然而,科学除了对酒类外,几乎都有保质期。问题是,普洱茶到底需不需要保质期?需不需要延续曾经的特色标准?还是把普洱茶做成符合绿茶标准,有保质期的特色大叶种的价值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今天,能喝到30年以上纯干仓老茶的人几乎没有,越陈越香的标准到底是生茶,还是熟茶,很多人说法不一,因为根据茶汤来说,30年的茶,应该是红色,叶底应该是深绿色,或者墨绿色,这种纯干仓茶的特点,只能从文字上说明,醇厚滑润,甘甜绵柔,这是一款老茶应该有的共同特点,耐泡度20泡起,是它的主要特征,而喝一泡,出一身汗,这又是一个特征,而科学与专家,博士因为做到不这些要求,美其名曰,夸张了,并没有这么神奇。
作为回馈,一直以来,我说明,茶要是喝会了,可以无接触分辨茶叶的品质,而专家教授的回复是,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有了“无接触”演示技术。演示这门技术是为了干嘛呢?演示这门技术,只是为了说明,科学的缺陷,比如科学达不到保障安全的品质,以此说明,不是传统茶保证不了安全,而是科学茶,让我们伤胃,伤身体以及慢性中毒,并以此说明,如果生茶伤身体了,用生茶做成熟茶的成品能不伤身体么?
目前的普洱茶标准,违背了《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1993年定制“越陈越香”的标准,不仅仅是标注了生产日期,还没有技术保证与延续越陈越香。如果熟茶,生茶都无法越陈越香,那么普洱茶也就没了任何特点,因为大叶种绿茶,发酵茶,满大街都是,除了云南,盛产茶叶的地方,都有大叶种乔木型茶树,口感来说,只要工艺对了,都是好喝的,为什么这么保证呢?我们的普洱茶,从粗放的工艺,直到朱元璋“罢造龙团”事件后,普洱茶开始精细化,这是最好的证明。
关于普洱茶现有的标准,熟茶,今天很多人是不愿喝熟茶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好喝,伤身体,伤胃,有很多人胃不好的,喝熟茶,照样胃疼,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很多人晚年,连熟茶都喝不了,我们却给他们带上了“虚”的标签,如果您去问问他们,他们中有的人会和您说,体检都不错,就是一喝熟茶,不舒服。这些案例比比皆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体质出了问题?那么喝茶影响体质,食物影响体质,药物影响体质的理论,在喝茶人面前是不成立的么?
关于普洱茶行业,要带来新生,首先是正确看待生茶,熟茶,而不是现在在命名上有争议。普洱茶有很多别名,“腊”“普茶”等等,直到康熙年间定了普洱茶三个字,近代普洱茶叫做青毛茶,七子饼,等等,到今天,我们却把“普洱茶”张冠李戴在熟茶上,这真的是驴唇不对马嘴。我一直有个疑问,怎么生的水,我们叫水,煮熟后的冷水为什么叫凉白开不叫熟水呢?熟的水比生的水安全对么?那么生的水,往往是不安全的,对么?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喝生的水呢?这些道理对于常人来说,或许普洱茶像个笑话一样,一直在避重就轻玩文字游戏,专家,教授并没有通过科技做到什么安全的实事,反而让自然的茶接受了无尽的哀嚎,为什么呢?如果您是普洱茶客,2021年的普洱茶生茶,熟茶大家都应该都有喝过,是不是有一种爽口没了以前的自然,却多了一份机械式的科技感呢,这种感觉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后果呢?是不是每个山头的风味逐渐有一种统一的“生物转基因”韵呢?这些茶能给我们行业或者我们的生命带来生机么?如果通过“碎茶”,去了奶茶店,还有饲料,又或者各种工业添加剂,我们的喝茶人又怎么办呢?是继续支持“华而不实”的科学茶文化,让我们慢性中毒?还是支持传统,能演示技术,有承诺的传统茶文化呢?
来源:仁易普洱茶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