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跟茶老板们聊下来:茶商非常迷茫。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有定力,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01-市场,迷茫和焦虑
这两天,张老板一天接到几十个电话,大多是茶农打来的。
茶农想请张老板帮卖点茶叶,原料价格很便宜,还可以先把茶叶拉走,卖了再给钱。
然而,张老板根本不敢要,他一想起老杨说的“春茶收茶脑子进的水,就是年底被催债时流下的泪”,整个人都清醒多了。
茶农要请他吃饭,都赶紧找个理由推脱。
不敢欠债,只求活着
张老板坦诚地说:我连自己都活不下去,要是再欠茶农原料款,岂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老杨有些纳闷:自己都活不下去,不至于吧!
张老板说:茶叶季节性很强,今年春茶做不好,一整年都慌。只靠平时零售,根本养不活企业。
要支付茶农原料款,要发员工工资,房租水电开销一样不少。往年,8月份之前毫无压力。但今年,现在就感觉到压力了。
焦虑与迷茫,不仅张老板的状态,也是茶行业绝大多数茶商的状态。
-02-消费降级,尚有增量
今年,几乎所有茶类都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
然而,目前普洱茶市场的宏观趋势,仍然是:一边是老茶客消费降级,一边是源源不断的新茶友开始喝普洱茶。
老茶客,消费降级
老茶客是当前山头茶市场的中流砥柱。往年,老茶客的春茶订单,通过层层茶商,最终汇聚到茶山,造成茶山火热的现象。
但今年,这些喝山头茶的大哥,稍微来点消费降级,茶叶仍然买,只是比往年买的少一些,喝茶变成了:新茶和存茶结合着喝。
这种现象传导到茶山,山头茶市场就感受到了寒意。
茶叶市场的繁荣,极度依赖宏观经济。
经济下面是产业,产业下面是企业,企业里坐着喝茶的大哥。层层传导,一层影响一层。
只有宏观经济一片繁荣,老茶客收入增加,他们才敢大胆地买茶。就现实而言,茶叶市场没有奇迹,不会再有红利,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得熬。
卖茶,要直面残酷的现实。市场突然变好之类的美梦,自己趁早戳破。
市场,仍有增量
做一个最坏的假设:喝惯了普洱茶的老茶客,会不喝茶了吗?完全不会。
普洱茶,大叶种滋味厚重,风味变化繁复。喝茶的老茶客,不可一日无茶,他们一旦喝惯了普洱茶,以后再回去喝别的茶,根本喝不下去。唯有喝普洱。
而且,喝红茶、绿茶、白茶的茶客,最终也会选择喝普洱茶。
这类新茶客,一开始去了直播间。但喝茶,品质越喝越好,最终,还是会沉淀在山头茶里。
老茶客,是山头茶市场的基础。新茶客,是山头茶市场的增量。他们在消费降级的宏观环境里共同存在,这是茶叶市场的宏观趋势。
-03-抓住主要矛盾,顺势而为
当前,茶叶市场的主要矛盾是:
茶客想喝稍好一点的茶,但喝不起。茶商有很多库存,但卖不掉。
茶叶卖不掉,是因为性价比低。
茶叶要好卖,要么像台地茶一样价格低,要么像大多数古树茶一样品质好。
目前的市场,新茶原料价格高,几乎没有降价的空间。
而茶商的库存,多是中小树。是树茶,比台地茶安全,但没有古树的品质,没有台地茶的性价比,在越陈越香的D鸡汤蛊惑下,高不成低不就。最终,沦为库存了。
就当前的市场情况:库存茶里品质好的茶叶,还有降价变现留住客户的空间。
打破旧的价值观
在老一辈茶商的价值观里:普洱茶越陈越香,能升值,不能降价。
越陈越香是事实。但所谓的升值,不过是普洱茶遇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红利。经济发展,适当的通胀,造成了茶叶涨价。
如今,茶叶升值之类的价值观,已经完全不适应当前的品饮市场了。
这时候,若是还抱着越陈越香就是越陈越贵、每年都要涨点价的价值观。
这样的茶商,不被库存拖垮,不被市场淘汰,反而不正常。
低价优质做积累
每个茶商都有很多库存。
库存茶里,也都有优质好茶。
站在茶商的角度:山头茶比台地茶高级,至少更安全,还有山头的风味,一公斤茶叶卖1000块一公斤,很正常啊!
茶商自我感觉良好,这叫自嗨。如果不卖茶,怎么嗨都行。毕竟,茶叶是茶商自己的。
但是,如果要变现养活茶企,首先要考虑的是:卖茶所依靠的群体、茶客的真实需求。
茶客的需求,永远是以最实惠的价格,买到适合自己的好茶。
在新茶不好卖,旧茶库存重的当下,茶商的出路是:把库存茶里品质好的中小树骨折变现,吸引并留住客户。
重点是品质好的(把废茶便宜卖,是砸掉自己的口碑,还不如不做)。
写在最后:
山头茶有句老话:普洱茶,卖掉赚现金,卖不掉赚库存。
茶商能在市场竞争中活下来,库存已经是纯赚了。如今,市场消费降级,把库存茶里好茶便宜卖,茶客内心会感激这种行为的。
价格和品质没有标准的茶叶市场,最难得的是信任。在消费降级的当下,用库存茶里的好茶取获取客户的信任,对于茶商来说,是最小的成本。
做茶,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着眼于长远。先用库存茶里的好茶,吸引客户,建立信任。市场回暖时,才会消费更好的茶。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尽一步适应茶山变化。
反者,道之动。阴阳互转,物极必反,循环往复,这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山头茶也无法逃脱这个规律。从2009年开始,茶山辉煌15年,几乎是普洱茶市场的两个周期。
宏观的周期性,微观茶农和茶商利益分配不均,注定了茶山不可能永远繁荣下去。
茶商要想做好茶叶,适应市场变化,得从茶山批发转到终端茶客。
这正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总是自我否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本源,然后重新开始。
来源: 茶 普洱话江湖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