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喝茶是一件很玄学的事情,不仅仅因为茶本身的口感好,也不止因为茶叶的功效很高,最主要还在于看似不起眼的茶事里蕴含着和中国人无比相近的价值观念。茶身上那股厚重的、浓郁的、坦然的、苦尽甘来的魅力千百年来始终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灵。
我们的父辈和祖辈是一路苦过来的,他们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方才有了如今的盛世风华。于是在他们养育之下成长起来的我们所听过最多的一类话莫过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生总是先苦后甜”了。仔细想来,这还真的和大多数茶的口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老曼峨的苦
普洱中有不少名山名寨,可提起苦,大部分脑海里只会出现一个名字,那就是老曼峨。苦是老曼峨的一大特点,即便是这里的甜茶相对于其他山头的茶都会苦上不少,更遑论这里最为出名的苦茶了。有句话说离别方知班章苦,可老班章的苦对上老曼峨可就有些不太够看了。
经常有茶友说老曼峨的苦都不是一般人能懂的,它苦能入髓,但苦的有层次感,待苦味散去,香气似班章,回甘冗长,别具韵味。老曼峨苦,却不止是苦,它的精髓在于迅速的回甘。当苦味消尽之时,特有的清凉生津的甜也会不断地袭来。苦甘缠绵无尽,一直回味一直甜。
环境的影响
当然了,和其他显著的茶山特点一样,老曼峨的苦也是受生长环境的整体影响。它毕竟坐落于布朗山的重心地带,海拔也都超过了1600米以上。充足的年降水量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却也是因为如此让这里的茶树在生长中不断累积着呈苦涩感的酚类成分。
老曼峨之苦酽,亦有苦酽之韵味,有人形容它是“涩尽七分香,苦退十日甜”。其滋味表现浓烈厚实、刚猛霸气,苦尽甘来,生津显著,回味无穷。大苦之后,才显大美。所以也可以这么去理解,正是老曼峨背负千年的苦名,因而才成就了如今的美名。
与佛独到的渊源
佛学中说人生有八苦,曰“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唯有跨越这八苦,方能抵达极乐世界。诸多茶品中,唯有老曼峨同佛有着千百年的渊源。当地的瓦拉迦檀曼峨高总佛寺是当地的布朗族、傣族,甚至是缅甸和泰国等国佛教徒心中的圣所。
因此可以这么说,老曼峨和佛的渊源是颇深的。当地村民们不止世代以茶为生,更在信仰里艰辛如今拥有的皆为神佛的赐予。我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将佛学里大苦大甘诠释到极致的才会是老曼峨古树茶。从某种程度上看,它的确像是第九苦,唯有跨过方能有所参悟吧。
所以它超高的品饮门槛就注定了曲高和寡的现状,老曼峨注定只会是极少数懂茶人的狂欢。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知己从来在精不在多,难道不是吗?
来源: 洱颂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0年0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