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喝茶时的苦涩甘甜怎么理解?
2020年02月01日

喝茶时的苦涩甘甜怎么理解?

 先说说苦和涩。大家常说“不苦不涩不是茶”,这苦味和涩感几乎是茶叶自带的“标签”。茶里的苦味主要来自咖啡因,不过这种苦不会赖在嘴里不走,很快就能消失,它其实还是甜味的“小帮手”。而涩味的“幕后黑手”是茶单宁,还有花青素这些东西。要注意,涩和苦不一样,苦是能尝出来的味道,可咱们舌头根本没有专门感受“涩”的味觉细胞。涩其实是口腔里的蛋白质遇到茶单宁后“抱团”,让口腔黏膜收紧,产生的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再聊聊回甘。回甘就是喝茶时先觉得有点甜,又有点苦和涩,等一会儿,嘴里的甜味越来越明显,最后完全盖住苦涩味。这就好比先吃了口苦瓜,过一会儿嘴里反而有丝丝甜味。茶叶里的茶多酚会和嘴里的蛋白质“手拉手”,在口腔里形成一层“保护膜”,这层膜让人觉得涩。要是茶多酚含量刚刚好,这层膜不厚不薄,刚开始觉得涩,等膜“破掉”,口腔放松,甜味就冒出来了。而且不是越苦的茶回甘越好,有的茶喝着特别苦,结果等半天也没甜味;有的茶喝着没那么苦,反而甜味特别明显。关键得看茶里各种物质的含量和搭配。
那什么会影响茶的甘涩和回甘呢?首先是茶叶本身,不同品种的茶叶不一样,大叶种茶叶涩味物质多,小叶种就少一些;茶叶越嫩,涩味物质也越多,所以像贡眉、寿眉这种用粗老叶子做的茶,喝着就没那么涩。  种植环境和管理也有影响。给茶树适当遮遮阴,茶叶里让人觉得鲜美的氨基酸会变多,涩味物质会变少。高山上云雾多,阳光没那么强,长出来的茶叶做出来的绿茶,喝着就特别鲜。
加工茶叶的方法更关键。绿茶直接炒青杀青,保留了很多涩味物质,喝着就有点涩;红茶经过发酵,涩味物质被“分解”了不少,味道就更醇厚;白茶萎凋时间不够,喝着生涩,萎凋到位了,味道才清甜。
最后,泡茶的方式也会影响口感。水越烫、泡的时间越长、茶叶放得越多,泡出来的茶就越浓,味道也越重。大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泡茶,不用非得遵循固定的方法,喝得开心最重要。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48.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