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古六大茶山”的历史故事:倚邦茶山之蛮松茶
2020年02月01日

“古六大茶山”的历史故事:倚邦茶山之蛮松茶

 道光三十年(1850),普洱知府李熙龄编纂《普洱府志》出版,其卷八“物产”:“茶、产普洱府边外六大茶山,茶味优劣别之、以山首数曼砖、次倚邦、次易武、次莽枝、次曼洒、次攸乐、最下则平川产者名坝茶,此六大茶山之所产也。其余小山甚多,而以蛮松产者为上。”这段文字在说的就是六大茶山排名之下还有很多小山头,在这些小山头中数蛮松茶是最好的,在这里李熙龄把蛮松茶在六大茶山中的地位首次提出来了。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获得了三个信息。一是,那时普洱茶除六大茶山外还有许多地方也产茶,名叫“坝茶”。二是,以山来说,首数六大茶山的茶味最好。三是,六大茶山,其他小山头也很多,而倚邦茶山的蛮松产的茶是最好的。清代、民国关于蛮松茶的史料极为罕见,光绪三年(1877)二月,上海永安街孙春祥茶栈在《申报》上打广告:“本栈新到云南普洱龙凤贡茶,系徽友王子久随其戚谊迤南道张观察亲至蛮松、蛮砖各山采办贡茶所余。”这也是清末直接提到“蛮松贡茶”的史料。《普洱贡茶》作者李路老师在研究普洱茶历史中意外发现两处信息,民国北京时期(1937年至1945年)茶庄的价目表上面列有蛮松普洱茶。一件是《义中正茶叶庄价目表》,当年的“义中正茶庄”在北京和外虎访桥东口路南,此地的“湖广会馆”承载着清代和民国的不少历史,周围有琉璃厂、珠市口、民国期间的第一舞台等等。价目表所列,普洱茶中:蛮松普洱、每斤十六元、七星普洱、每斤十二元八角、普洱方砖、每斤九元六角,在茶庄80种茶叶的价目中蛮松茶价位列第三位属高端茶叶。另一件是《吴鼎裕茶庄价目表》,该庄开在北京崇文门外大街西路。这个茶庄也大有来头,其创始人为吴锡卿,出身茶商世家,1887年举家到北京创办“吴裕泰茶栈”,几十年后才改号“吴裕泰茶庄”,先后在北京城里城外开了11家茶庄,吴裕泰茶庄专门经营高档茶叶,供豪门显贵之用。其价目表中所列七十种茶叶中:贡茶每斤十二元八毛,蛮松普洱茶每斤八元,普洱茶砖每斤八元,七星饼茶每斤六元四毛,云南普洱每斤六元四毛,普洱茶膏每块一毛五仙。蛮松茶与狮峰龙井等齐名,也是当年的名茶了。蛮松茶的产量,据清代普洱府的统计,宣统年间(1909-1911)倚邦所属山头产量,倚邦约一千担,蛮松约二百担。当然从时间上看这个数量也是蛮松茶的最低产量了。因目前还没有看到过有关蛮松茶最高产量的历史记录。笔者父亲曹仲益在1965年10月所写的《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中讲到“倚邦贡茶,历史上皇帝令茶山要向朝廷纳一项茶叶,称之贡茶。年约百担之多,都全靠人背马驮运至昆明。从昆明如何转交到京城,那就不知到了。这项贡茶,都摊派于五大茶山。其五山茶叶,特以曼松茶叶最为味好,历受各地欢迎,故贡茶指名全要曼松茶,各山茶民都均得出款统一购买曼松茶叶交纳上贡,造成五山茶民的很大负担。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地方混乱,盗匪蜂起,贡茶运至昆明附近被匪抢劫一空,皇帝也无法追究,故才得以停止了交纳这一项贡茶”。
作者简介
曹孟良先生,祖辈世居倚邦,云南省民族学会基诺族研究会副会长。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7czn16.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