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普洱茶新闻 > 陈国义特立独行的“茶艺乐园”
2020年02月01日

陈国义特立独行的“茶艺乐园”

 从石油到茶叶,他只想为地球的康复做点什么
陈国义,广东汕头人,2岁随父母移民香港,十几岁就出来“揾食”(广东话,工作、讨生活)。筚路蓝缕,艰辛创业,20世纪70年代,不到30岁的他,做到英国高质石油产品ROCOL公司的香港独家代理,事业可谓顺风顺水。
由于与外企合作,他经常被总公司派去国外考察,70年代,他就去过很多欧洲国家,那时候正是欧洲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发展却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工业排放严重污染附近的海港。
有一次,陈国义站在荷兰海港的座大桥上,抬头望天空,蔚蓝而通透,可是低头看大海,却是乌黑一片。之后,连续去了好几个所谓的先进国家,他们的海洋污染同样非常严重。
在一次回香港的飞机上,他在飞机杂志上看到篇报道《我们的地球生病了》,文中历数了很多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问题,提出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好好爱护我们的地球,那我们的子孙后代如何赖以生存?
陈国义在为法国球星齐达内一行讲解中国茶文化。
这篇文章最后还有一句很精彩的话:“地球不是没得救,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走一小步,就能让我们的地球康复。”这篇文章对他的内心触动非常大。他想,自己这么多年努力工作,不正是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吗?可是,如果我们让生活的环境都如此不堪,那我们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
从此“保护环境”的概念在陈国义心里扎下了根,他甚至开始有些厌恶自己做的石油生意,因为这个行业太不环保了。他觉得自己应该要走出环保的那“一小步”,此后,他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之间有了改变,比如,件衣服要穿超过10年,纸张坚持双面打印,从不浪费资源。
推开茶叶国度之门
1983年的一天,公司派他去台湾洽谈业务。下班后台湾公司负责人王先生问他晚上要去哪里休闲?陈国义说:“我听说你们台湾有很好的茶,想喝喝看。”王先生表示很惊讶:“原来你们香港人也会喝茶啊!”陈国义表示,喝茶是我个人爱好,因为没喝过台湾的茶,所以心生向往。
晚饭过后,陈国义以为王先生会带他去茶艺馆喝茶,没想到王先生把他带到了自己家里。推开房门,陈国义看到对面靠墙立着一排玻璃柜,三层放的全是紫砂壶,起码超过100个。
他从来没见过那么多茶壶,非常震撼,就问:“你泡茶需要用那么多紫砂壶吗?”王先生说:“我们喜欢喝茶的,看到喜欢的紫砂壶也会买回来”。80年代正是台湾的宜兴紫砂壶的热潮期,这是陈国义第一次看到爱茶之人的痴迷嗜好。
当天晚上,王先生一共泡了三款茶,其中一款让陈国义非常难忘,就是台湾的文山包种茶,是台湾最高香的乌龙茶。他喝到这款茶的时候,满屋都是幽兰的芬芳,闭上眼睛,他觉得自己已经灵魂出窍了——自己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旭日初升,沐浴晨光,很温暖,很舒畅,微风习习,芦苇随风摇摆……这是他第一次喝茶后有这种美妙的感觉。
回到酒店后他辗转难眠,回想自己辛苦蛮干几十年,直到今天才喝到这么美妙的好茶,以前的人生简直是虚度,自己已经快四十了,未来的人生究竟该怎么过呢?
回到香港以后,他每天都在挂念着那几泡好茶,下班一有空就去泡图书馆,翻阅茶书,学习茶叶知识。然后又去香港很多茶叶店寻找,看能不能买到那天喝到的茶,但是没有一款能抵得上那晚十分之一的美妙。当时,他脑子里蹦出一个想法,如果他去台湾买些好的茶叶来香港卖,岂不是一桩很好的生意?
有了这个念头他开始广泛学习茶叶知识,他经常去台湾,访茶人,学品茗;走茶山,学制茶。差不多用了5年的时间筹备,1988年,陈国义终于遵从本心,如愿以偿开了一个20几平方米的小茶馆:“茶艺乐园”,放弃了经营几十年的石油生意,义无反顾地步入了茶的国度。
特立独行的“茶艺乐园”
80年代的香港,人们喝茶都是去茶楼,对茶的品质也没有什么追求,茶楼泡什么就喝什么。一般的茶叶店也很陈旧、阴暗,像杂货铺一样,很多茶叶还和海鲜干货一起卖,完全没有品位。而茶艺乐园却装修得很典雅,里面陈设了精美的茶具,和各类台湾精品乌龙茶,以及名优绿茶,至于普洱茶,那时还没有进入他的视野。
但是,当爱好变成生意以后,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他店里的十大名优绿茶每款才进了3斤,只有龙井和碧螺春卖得掉,其他都卖不掉,3年下来,年年都是亏损的,不仅如此,每天都要守在店里,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完全没有休息时间,太太都开始对他不满了。
这时,陈国义觉得自己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要继续经营连年亏损的茶叶事业,还是回去干老本行,做赚钱的石油事业?这让他非常惆怅。但他也开始思考亏损深层的原因,经过分析,他发现自己做茶的方式有些“曲高和寡”,那时的香港,还不像台湾那样盛行“茶艺馆”,茶对香港消费者而言只是一种日常消费品,真正懂茶、会自己泡茶的人不多,目标客户群体还没有培育起来,当然就没有客户了。
所以他决定调整经营思路,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消费市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茶艺课程,课程分为茶叶基础知识和茶叶冲泡技巧等。
课程推出后,陆续有人来报名学习,而且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有医生、律师、艺术家、警察、邮差……这让陈国义信心大增,原来喜欢茶的人还是很多的,只是他们缺少入门的通道。
消费者的知识匮乏、信息不对称才是影响茶叶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从此,陈国义成了“陈老师”,每天晚上7点钟开课,晚上11点以后才结束,最晚的到凌晨1点多,因为学生有时候意犹未尽,有很多问题问他,他都会耐心解答,十年如一日。他的课程越来越受欢迎,经常学员坐满了,后面还有人站着两小时听完课。到他经营茶叶的第5年,也就是开茶艺课程的第2年,生意终于有了起色,之前5年亏损的全部都赚了回来。
节选自《普洱》杂志
《亲历者说 88青的香港故事》
2020年11月刊
撰稿_黄贞贞/供图_陈国义[除署名外]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4992198284894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