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发现“捧一踩一”这种现象不仅仅会出现娱乐圈内的粉丝话术之中,它毕竟源自于人性深处的对比本能,广泛存在于任何领域。很难说这背后有什么底层逻辑在,但显然如果我们过分当真,就很有可能被彻底带偏。就比方说生普与熟普,比较拉踩从未停过。
无论是从价值上,还是功效上,甚至是口感品味上,围绕着生普与熟普之间的讨论都颇具话题度。甚至衍生出所谓的鄙视链,认为喝X茶的就是比喝Y茶的高贵,仔细想想实在好笑。茶哪里有什么高下之别呢?无非是看喝茶之人的偏好罢了,生普与熟普也不例外。
那些二者间的不同
辨别生普与熟普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哪怕只着眼于外观都能立刻有所分辨。熟普的颜色较深,而生普的颜色较浅。熟普的口感一般更偏向于甜味,而生普则会呈现出相对多变的口感层次。生普洱的香气比较清新,带有一种独特的清爽感,熟普更多优秀在了醇厚的感觉上。
当然这些都是浮于表面的区别,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工艺。也是因为工艺上的年轻,很多对熟茶的误解接踵而来。在如今这种熟茶发酵工艺已经成熟的前提下,同等一批原料,就比方说老班章古树茶吧,做成生茶和做成熟茶,真的能武断地判断谁更优秀吗?
对应的人群不同
之所以说很多比较是无意义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没能搞懂一件事,那就是两个面向不同人群的存在根本没必要分出高下。生茶更多时候年轻人群,它们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成分活跃度高,更有利于清除肠道垃圾,促进身体代谢。而熟茶更适合中老年人群和胃寒人群。
将不适宜的东西强加在某个人身上,那么即便是再好的东西都会起到反作用。因此喝茶这件事与其说是选择优秀的倒不如说是选择适合的。每个人的需求不同,适合的茶品类型也不同,但一样的道理,选择正确了,最终大家都会走上更加健康的道理。仅仅如此而已。
适用人群与适用场合
一个很客观的道理,熟普与生普的对应人群不同,对应的适宜场合也会产生差异。前面已经简单提到过,生普适合年轻力壮者饮用,适合体内火气较旺者饮用。熟普则由于种种原因茶性更温和,适合还未完全发育成的儿童或是已经年老体衰,身体走下坡路的老年人饮用。
场合就更好理解了,冬天天气凉,常常会有四肢冰冷的体验,那么茶性寒凉的就不能大量喝了,熟普红茶这一类就很适合拿出来大显身手。而夏季本就酷暑难耐,此时不去饮用那些绿茶、白茶,只怕一年四季里就再也找不到更适合的饮用时机了。
总而言之,对于我们大部分的喝茶客而言,一味的比较都是没有意义的。捧一踩一更是只会让我们的喝茶路越走越窄,从而错失更多值得品味的好茶。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20年02月01日